勇敢的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寧缺毋濫低頭不語。
他14歲便參軍入伍,在韓國軍中一路立下赫赫戰功。
十五年前的大梁城還不歸屬於韓國管轄,它還屬於齊國的地界。
由於大梁城獨特的地理位置,它位於齊,韓,楚,三國交界的地方。所以一直是這三家非常敏感的地方,都在明裡暗裡的絞盡腦汁,也要生搶到手地方。
其實大梁城最早是梁山國的王城,據說是姜工在大周朝建朝之處,親自分封了周氏的宗親,同時也是大周朝的開國元勳,梁山王周釗,世襲此地的,後來群雄割據,周釗的後人在此建立了梁山國。
周釗一族得封此地,歷時三代,終於在大梁城中,改造好了一座千顧樓。由原來一座低矮的破廟,擴建成為現在的舉世名樓。
據說城內藏有驚天的秘密,誰得到這個秘密,誰就可以稱霸七雄。
這個秘密是什麼,沒有人知道,它是大周朝開國之初的神人姜公,親自設壇封存於此的,並且當時就立下誓言,世任何人不得擅闖此樓探尋那個驚天的秘密,如有違反此誓言者,天下的諸侯,都有權力奮起而而誅之。
不但如此,姜工當時還分封了周釗一族,永遠守住這個秘密。
百年前的諸侯混戰,梁山等小國依次被周圍的大諸侯所吞併,而最終奠定了現在七國爭霸的局面。
而大梁城,就成了百年來齊楚韓三國不斷地爭奪的焦點地區,大小戰役不計其數,你爭我奪,除了其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內的這座千顧樓了。
一任城主,齊國的寧遠王呼延豹,自持齊國在七雄中實力最強,無人可敵,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試圖窺探千顧樓寶藏,率兵攻打千顧樓,被樓主白鬚老叟率守樓駐軍誓死抵抗。
此一戰引起了七國的強烈不滿,傀儡王室周建王,趁機便一紙討伐書發下來,號召天下諸侯共同征討這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齊國,於是各路諸侯紛紛響應,先後出兵討伐齊國。
其時官封鏢旗右將軍的韓國名將寧缺毋濫,立刻率800子弟軍,連夜奔襲,率先攻入了大梁城,與齊國50000守軍殊死混戰了一天一夜之後,最終率領部下,與千顧樓守軍會和於千顧樓下。
並依據千顧樓的外牆,固守待援,最終等來了韓國的援軍,把寧遠王呼延豹趕出了大梁城。
而當時的齊國,面對北有燕趙,西有魏韓,南有楚越的圍攻下,早已是自顧不暇了。當時就連遠在三千里之外的秦國,也以討伐的名義,派出了一隻彪悍的騎兵,一路隨其他五國的大軍殺入齊國。
鼎盛一時的齊國面對6國的圍攻,就此敗得一瀉千里。最後不得不各種割地賠款,總算是保住了齊國王室在齊國最後的一部份土地。
如此強盛的齊國,此一戰之後就此萎靡不振。時至今日仍無法恢復當初元氣,最終落入七雄中孱弱一國的悲慘境地。
而於此同時,由於寧缺毋濫的英勇善戰,加是他帶領韓軍最先攻進大梁城的,所以別的國家見搶城無望,只得最終放棄了大梁城,待在齊國境內搜刮夠了油水後,也就紛紛撤兵了,無意爭搶大梁城的歸屬,最終使得大梁城,劃歸了韓國版圖。
而孱弱韓王雖大喜過望,但又視大梁城為燙手的山芋,雖從傀儡周建王手中,討得一紙詔書,任命寧缺毋濫為大梁城新任城主,但他也僅僅是給了寧缺毋濫個縣令的職務。
領將軍銜的縣令,這在七國裡也算是獨出僅有的了,不過大梁城至此在寧缺毋濫的帶領下,才有了這15年的和平歲月,大梁百姓才能獲得了修養生息的難得機會。
見寧缺毋濫低頭思索,鐵血無情靜靜的站在原地等候,多年的依賴,使他堅信,沒有寧缺毋濫解決不了的難題,他現在只需按照寧缺毋濫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