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御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來時,山洞裡儲存過冬的食物被狼群給洗劫一空。
連續幾天的大雪,把他困在山洞裡幾天幾夜沒有吃食,直到餓得他兩眼暈眩,他似乎看到了生命的盡頭。
當大雪一停,求生的慾望讓他拼力站起,拖著虛弱的身體終於發現了救命的生靈,他一鼓作氣地擒住那隻也是在飢餓中覓食的野鹿。
扒皮、割肉、火烤,再用刀子一塊一塊地將烤焦的肉添進自己的肚子裡。
他覺著人生又變的美好了起來,死神已經跑的無影無蹤,他回到山洞裡便昏昏進入夢鄉。
兩條飢餓的狼光臨了他的屬地,還未來得及儲存起的鹿肉被狼拖著就走。
劉三九聽到動靜,一骨碌爬起來,這可是他活命的寶貝,他拼命的追,狼拼命的跑,直到狼跑不動了,他也跑不動了。
人與狼對持了許久,狼終於放棄了食物倉皇逃走。
大山幾乎把他變成了一個半人半獸的食肉動物,他的腳在山溝裡練就了一雙奔跑如飛的鐵腳板,幾十米高的大樹轉眼就竄到了樹端,如鐵鉗般的手腳可在絕壁上攀爬,原本就不愛說話的他,此時只有仰天嗥叫。
當然,大山裡也沒有人與他對話,只有獸嗥、鳥鳴和林海的呼嘯。
有人喚他野孩子,有人說他像一匹山裡的野馬駒子。
後來有人叫他“野駒子!”
這個名字在方圓百里的鄉村很快就流傳開來。
直到有一天,大青山匪首詹洪奎得到了這個訊息,聽說這個野孩子獨有一身本領,便親自帶著幾十個土匪前往雙峰山。
一直尋到他居住的山洞,被土匪強拉硬拽地帶到了大青山。
不是土匪心生善念欲濟世救人,而是欣賞他穿山越嶺的本事,還有對這個識文斷字的野人產生的一種好奇感。
也或許,還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情緣。
看到劉三九不僅人長的周正,竟然還識文斷字,頭腦聰慧,在那個年代裡,識文斷字的人可是個寶。
讓大青山匪首詹洪奎十分的喜歡,無兒無女的詹洪奎便將他收為義子,又送去縣城讀書。
幾年的校園生活,他早已從那個半人半獸的野孩子中脫胎換骨,長成了一個十七歲的韶華小夥。
身高也一下子竄到一米七十幾公分的個頭,在那個年代裡,這個個頭可不算矮了,特別是他那渾身結實的肌肉彷彿要從衣服裡暴漲開來,十分的顯眼。
這應該就是他在大山裡頑強的生存中,上天賜給他最好的獎賞。
雖然還年少,但從他的眼神中流露的是一種常人沒有的那種難測和沉穩,面龐雖然顯得清瘦卻帶著常人難有的冷峻,劍眉下那雙黑白分明的丹鳳眼閃爍著灼灼的鋒芒,如是燕頷儒生,更如是精壯硬漢。
夜晚終於降臨,劉三九推醒還在酣睡著的牤子。
“牤子,我進城給你整肉吃,你要老老實實地在這裡待著,你要敢離開半步,就沒肉吃,聽著沒有!”
“呃,我聽話,就在這兒不動!”
安排好牤子,劉三九快步消失在夜色中。
吉林省國立第四中學,就坐落在塔城。
這裡雖說是一座縣城,但他的輝煌程度卻令人歎為觀止,城市建築全部都是按照北京城的風格規建而成,鮮有京城一角之稱。
塔城,原名叫寧古塔,他始建於1666年。
這裡原為清政府設在盛京以北統治東北黑龍江、吉林等廣大邊疆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城市,是寧古塔將軍衙門駐地。
康熙朝那會兒,此地乃是流放官徒之所,許多朝廷大員獲罪都被流放到這裡。
1644年,滿人自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中國東北這塊滿族人的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