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層人,不能和他們探討開創性的計劃,只能和他們分享成功的果實。要幹大事兒,就不能和他們商量。只要您覺得對國家有好處,放手幹就是了。”
秦孝公深以為然,立刻允諾變法。
變法實行之初,公孫鞅為了讓百姓們對法令印象深刻,還搞了個“立木賞金”的宣傳策劃。
這個策劃其實很簡單,花費也不高,但是效果驚人的好。
公孫鞅派人在國都集市的南大門立下一根三丈長的木杆。同時下令,誰能把它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們莫名其妙,誰也不去搬。過了些時候,公孫鞅又下令,誰搬過去就賞五十金。
終於,有一個缺錢的傢伙大著膽子扛起那根長木頭到了北門。
嘿,賞金真的到手了。
這下那些看熱鬧的人們後悔莫及,怎麼自己不先動手啊。
看來官家真的說話算話了!
賞金髮出之後。
公孫鞅這才正式頒佈變法條令。
有了那個印象深刻的例子在前面,百姓們對條令上的內容都不再懷疑。
當然,變法也並非就此一帆風順。
新法的主要要內容包括: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推行縣制;編制戶籍,什伍連坐;統一度量衡;等等。
新法推行第一年,有上千人進國都投訴新法帶來的諸多不便。
不久,連太子也犯法了。
所有反對新法的人都等著看公孫鞅的笑話。
結果,太子因為其國君繼承人的身份,免於刑罰。可是,太子的兩個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卻被公孫鞅收拾了。公子虔被用了刑;公孫賈的臉上被刺了字。這就是殺雞給猴看,等於當眾扇了太子一個響亮的耳光。
那幫看笑話的全都傻眼了。
這記耳光的引起的反響,比搬木頭更加強烈!
此後,舉國上下全都謹小慎微地執行新法,誰也不敢造次。
新法執行了十年之後。
秦國變得路不拾遺,山無盜匪,百姓們對外作戰勇敢,相互之間卻不敢隨便挑釁,連一些鄉野小鎮都得到了妥善的治理。
早先那些投訴新法不便的人,又跑過來誇獎新法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妙。
誰知,這個馬屁卻拍到了馬蹄子上。
公孫鞅冷笑一聲,“哼,淨都是些亂法的刁民!”
然後,揮手將馬屁精們發配到邊疆。從此以後,秦國的百姓誰也不敢再議論國家法令的是非。
公孫鞅的變法成功了。
成功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秦孝公的支援。老大支援了,其他人的反對都是廢話。這既是公孫鞅成功人生的開端,也是公孫鞅走向滅亡的病根。
第二、 策略上的成功。新法確立以軍功為衡量榮譽的最高標準。任何人不只能靠先輩的地位耍橫,太子本人都不敢隨便胡鬧,更別說那些太子D了。同時,新法也給草根一族提供了一條可行的晉身之路,使老百姓們除了造反之外,也可以透過正當途徑向上爬。這樣,社會資源的分配相對更加合理。
第三、新法執行上的成功。策略再好,執行不下去,就屁都不是。或者,只對老百姓有效,對牛人們無效,也長久不了。公孫鞅卻做到了新法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新法的執行就有了根本保證。
換到現在,公孫鞅要是進了現在的公司,肯定還是策劃高手。
他的“搬木頭遊戲”,以區區五十金的代價,就引起了首都人民的關注,讓全國人民對新法的條令深信不疑。
那個小遊戲有好多圈可點之處。
首先是那根三丈長的木頭。
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