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子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靠大家抬舉。。。
第九十章 初至京師
渡長江,上官道,四輛馬車載著秦堪和杜嫣以及所有的家當,走時小公爺徐鵬舉大手筆送了二十幾匹馬,正好丁順他們每人一匹,一行人浩浩蕩蕩往北。
沿途路過城鎮,當地官員見這群穿著飛魚服的殺才護送著車內的女眷,情知必是大人物,自然不敢刁難,膽小一點的甚至主動送上儀程,也不管這群人姓甚名誰,有沒有交情,結個善緣總是沒錯的。
大明的文官雖說頗重氣節,那也得看物件,不是所有文官集團裡的人都講氣節的,一些七八品的小官平素裡以公正清廉示於百姓,但並不代表他們願意主動招惹錦衣衛,邀名買直之輩其實最懂得看風色,順風之時,他們哪怕撞破頭也得擺出一副誓死不為瓦全的樣子,忠賢之臣的形象令古往今來無數名臣羞慚掩面,然而逆風之時,他們比誰都識時務,比誰都跑得快,名聲固然重要,腦袋更重要。
如今的大明,節操這東西不過是一件道具,該用的時候它可以拿出來當口號,不能用的時候節操掉了一地也沒人願意撿。
一路走來,秦堪有點憂慮,大明的官場這般模樣,自己這樣的正人君子豈不是會被他們帶壞?
——只能出淤泥而不染了。
很有意思的現象,從南到北一路走來,路程一千多里,各地風俗人情相差迥異,土壤氣候迥異,可每個地方的官兒卻大致相同,再深遠一點,從地域到時間,上下兩千餘年的官兒大抵都是這個樣子,對上和對下完全兩副面孔。
秦堪越來越憂心,真不知京師內的官兒是怎樣的德性。
弘治是個好皇帝,好皇帝下面不一定全是好官,兩者之間並無太大的直接關係。大明江山如今正為後來的盛世奠定堅實的基石,弘治和內閣三老們正為治理這個國家而殫心竭慮,可他們知不知道這個國家其實存在許多隱患?
不緊不慢走了一個月左右,秦堪一行終於到了京師朝陽門外。
說是皇都四九之城,然則在正統年以前,京師的城門還只是一個個的門洞,上面並無箭樓城樓等等建築,如今的京師城門箭樓林立,卻是一位太監所建,這個太監名叫阮安,為人聰明而且廉潔,原本朝廷預算徵調十八萬民夫修城樓的,他只用了兩萬人便完工了,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修了城樓後來又修了京師皇宮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主持了那麼多工程,死時卻“囊無十金”,除了木有小**,他比任何文官要強上許多。
朝陽門在元朝時稱為齊化門,亦稱“糧門”,顧名思義,自然是運糧入城的通道,蓋因此門靠近京杭大運河,南方的漕糧由此而入京師。
丁順亮出了錦衣衛牙牌,門口兵丁放行,秦堪一行人的馬車入城,
坐在馬車裡,秦堪長出一口氣,終於到了,這裡便是京師,大明王朝的皇都,它主宰著一朝國運,由這座城池裡發出的每一道旨意,每一個命令,都決定著這個國家富強或貧弱,今日,一個名叫秦堪的文弱書生正緩緩走進了整個大明的權力中樞所在。
命丁順帶著手下去客棧安頓杜嫣和下人們,秦堪則備好了告身文書和調令,打聽到經歷司的地址,獨自一人朝錦衣衛經歷司走去。
經歷司主管人事,秦堪必須先辦好赴任手續。…;
進了經歷司,接待秦堪的是一名小吏,見到文書上秦堪的名字後,小吏不由抬頭驚奇地瞧了他一眼,垂頭再看文書,再抬頭看他一眼。
秦堪忍不住問道:“這位大人,你做頸部運動我不反對,事實上我很讚賞,生命在於運動嘛……可你能不能把我的手續辦完了再運動?”
小吏笑了:“你就是秦千戶?真個久仰了……”
秦堪拱了拱手,苦笑道:“久仰倒不必,我只想請你稍微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