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傻兮兮的李大川 (第1/2頁)
大開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巧終究還是沒來四合院學認字了,剛開始來過幾次,後來家裡少了大房的人,要乾的活兒還是那麼多,剩下的四個人就變得格外忙,根本也沒時間來學習了。
關敏上山的時候,還碰到過關巧幾次,有一次還見到關明幫她處理一棵倒下死掉的樟樹。
樟樹為樟科植物,黃樟的莖稈可以入藥,一般都是冬季砍收樹幹,但關巧偶然見到這棵自然死掉的,已經半乾,倒是能省去不少功夫,可惜她力氣不夠,正遇見在山腳下開荒的關明,便喊了他幫一回忙。
關敏遇見他們倆的時候,他們正拿了斧頭砍樹幹,想把樹幹弄成一段一段的,關敏便從空間拿出鋸子,放進小揹簍裡,然後再拿出來讓他們拿鋸子鋸樹幹,這樣便快多了。
鋸成段之後,去掉樹皮,切成小塊,拿回家風乾,這便是可以入藥的樟木,兄妹三人忙了一個多時辰,弄出一大堆小木塊,關明乾脆趕了家裡的牛過來,牛背上放了四個大竹筐,這才把一堆樟木裝完,送到李家。
上個月的時候,李先生家裡終於從同行處得了信兒,知道這附近鄉里的藥農如今都知道黃精的炮製之法了,這下不但李先生家,連著已經分出去的大兒子和兒媳也連忙跑回家,大家都很焦急,交換了資訊之後,沒頭沒腦地家裡吵鬧了一番。
李大郎家堅持說這事兒肯定跟李大川關巧夫妻有關,說這麼多年都無事,偏偏他們夫妻剛學會了炮製之法,外面人便都知道了,肯定是他們洩漏出去的,如今連累他們大房,這日子可怎麼過!
可洩漏出去,不也砸了自己的飯碗嗎?李大川夫妻能有什麼好處呢?這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為了這事兒,關巧還來了四合院哭訴了一回。
一來是關巧覺得委屈,她最多與四合院說過一回家裡的事,但絕對沒洩漏製藥之法,她連黃精這兩個字都沒提過,她知道其中的利害。
二來,如今炮製之法已經洩露出去,關巧也擔心家裡未來的日子怎麼過,僅僅靠著賣其他的藥材,李先生說過家裡的收入怕是要減半。
幸而李先生還不傻,他沒聽大兒子胡謅。這麼大的事兒,他自然是專門去打聽過的,不止一個人告訴他,這方子是外地來收藥材的人傳出來的,他當時心下便信了。
因為李先生這方子本就是從外地來的藥師那裡得到的,這方子原本也不是他發明的,他白得了十多年的好處,他還能找誰扯皮嗎?沒這個道理,李先生只能垂頭喪氣回了家,時運不濟,有什麼辦法呢?
又過了一個多月,已經進入了六月了,關敏關起門來,便點著蚊煙,架著小風扇在吹了。
她心裡一直記著李家的事兒,想著如今離巴豆成熟還有兩個多月。關敏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與關雲一起去了趟關家,她沒有找關老頭與高氏,只單獨找了關老大與小高氏。
關雲便把關敏出錢,她去縣城找了人,買了一張製藥的方子的事兒告訴了關老大和小高氏,她們想把這張方子用嫁妝的名義,送給關巧,希望關老大和小高氏一起走一趟,畢竟他們是關巧的父母。
關雲說了,方子是給關巧不是給李家,將來也是傳給關巧的兒女。李先生和李大川必須都在協議上籤個字,這方子絕對不能傳給老大一家,否則李先生需要賠償四合院買方子的錢,為了更有震懾力,這賠償金就定二百兩。
關老大和小高氏自然同意,自從關巧分了家,村裡也有各種各樣的流言傳出來,似乎都是說李大川和關巧夫妻吃了虧。他們做父母的不好為這事兒找上門去問,畢竟是人家的家事,而且李先生在村裡也算受人尊敬的,他們沒弄清楚事情原委之前也不好貿然上門。
偏關巧又一直很忙,她是真的忙,活兒還是往年那些活兒,但家裡幹活的人少了大房一家。關巧一直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