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燈的黑暗中顯得比較自在。 黑夜靜得讓我們心驚。 這個大孩子說,我給你們講個故事。 他坐在破舊的窗臺上,講起了福爾摩斯的故事,故事中的驚險覆蓋了我們心中的恐懼。接著,他講了凡爾納講的奇妙的故事、雨果講的令人感傷的故事、梅里美講的讓人痴想的故事。他敘述的時候,我們不再驚恐地四處張望,不再慌張地想要尋找蠟燭,甚至不再期待電燈重新亮起來。這個大孩子講的前人講的故事,像溫暖的手臂摟抱著我們,陪伴我們被遺棄的、支離破碎的長夜。時間,若有若無的時間被敘事填滿了。 從那以後,我們不再玩分成兩個陣營廝殺的遊戲,而是要這大孩子講故事。直到有一天夜裡,大街上的革命鬥爭已經動槍了,院子沒有停電但必須關燈,我們圍坐在大孩子腳下,他仍舊坐在破舊的窗臺上講故事——講雨果講的《笑面人》,大家都忘記了關燈,一顆半自動步槍子彈不知從何處飛來,橫穿過大孩子的臉頰,崩掉了他三顆大牙…… 據說,人類開始講第一個故事時,與我們院子停電時的處境差不多:原始|穴居人在夜色降臨後,感到時間的支離破碎和空間的若有若無,有一天——故事總是從這曖昧的有一天開始,一個年長的|穴居人講了一個故事,講的是……聽過故事以後,|穴居人心裡暖和起來,明天的艱辛和困苦變得可以承受了。 敘事改變了人的存在時間和空間的感覺。當人們感覺自己的生命若有若無時,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破碎不堪時,當我們的生活想象遭到挫傷時,敘事讓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覺,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的空間,甚至重新拾回被生活中的無常抹去的自我。“當幸福在時,我們便擁有一切,而當幸福不在時,我們便盡力謀求它。”如果伊壁鳩魯的這話說得恰當,又如果謀得幸福是倫理學的基本主題,那麼,敘事對於人們謀求幸福就是必不可少的,它可能既是人們關於幸福(或不幸)的知識,又可能是人們在幸福之中的時間和空間。 “神往往不過是叫許多人看到幸福的一個影子,隨後便把他們推上了毀滅的道路”(梭倫)。這個神無處不在,並沒有隨著現代性的社會進步而隱退,而是不分國家和民族一律平等地尾隨每一個人的身體。這個神名叫偶然。人的敘事是與這個讓人只看到自己幸福的影子的神的較量,把毀滅退還給偶然。敘事不只是講述曾經發生過的生活,也講述尚未經歷過的可能生活。一種敘事,也是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一種實踐性的倫理構想。 什麼是倫理?所謂倫理其實是以某種價值觀念為經脈的生命感覺,反過來說,一種生命感覺就是一種倫理;有多少種生命感覺,就有多少種倫理。倫理學是關於生命感覺的知識,考究各種生命感覺的真實意義。 倫理學自古有兩種:理性的和敘事的。 理性倫理學探究生命感覺的一般法則和人的生活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觀念,進而製造出一些理則,讓個人隨緣而來的性情透過教育培育符合這些理則。亞里士多德和康德堪稱理性倫理學的大師。有德性的生命感覺,就等於思辨的才能。 敘事倫理學不探究生命感覺的一般法則和人的生活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觀念,也不製造關於生命感覺的理則,而是講述個人經歷的生命故事,透過個人經歷的敘事提出關於生命感覺的問題,營構具體的道德意識和倫理訴求。敘事倫理學看起來不過在重複一個人抱著自己的漆蓋傷嘆遭遇的厄運時的哭泣,或者一個人在生命破碎時向友人傾訴時的呻吟,像圍繞這一個人的、而非普遍的生命感覺的語言噓氣——透過敘述某一個人的生命經歷觸控生命感覺的一般法則和人的生活應遵循的道德原則的例外情形,某種價值觀念的生命感覺在敘事中呈現為獨特的個人命運。 理性倫理學關心道德的普遍狀況,敘事倫理學關心道德的特殊狀況,而真實的倫理問題從來就只是在道德的特殊狀況中出現的。敘事倫理學總是出於在某一個人身上遭遇的普遍倫理的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異能守者

異能守者

冷夏
遊戲 完結 75萬字
水知道答案

水知道答案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5萬字
下堂小妾不好惹

下堂小妾不好惹

天淨沙
遊戲 完結 79萬字
迷糊廚娘

迷糊廚娘

保時捷
遊戲 完結 10萬字
星海魔徒

星海魔徒

浪劍飛舟
遊戲 完結 84萬字
鬥戰八荒(策虎)

鬥戰八荒(策虎)

開了
遊戲 完結 10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