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5頁)
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城,不求建功;何為昏主?苟且偷安,賣國求生,貶斥賢良,焚書坑士。有此三解,可見當今聖上雖非明主,卻也不至於是賣國求生的昏主。乃是庸主。按天理迴圈,庸主在位之時,因為民心在朝不在野,各地刺史不敢有異心才是。可是到了咱大漢朝卻偏偏生了異象……當朝皇帝乃是庸主,可先帝桓帝卻是大大的昏主。是以,聖上接領宗廟之時,已是民心向背,各州百姓怨聲載道。加之十常侍把持朝政,外戚當權,上令不得下達,下行不得上報,政令不通,人聲不和,各地刺史有異心卻不外露者絕不在少數。只要一人揭竿,天下必然大亂。奕曾為此事四處走訪,深知大亂之日將近,多則五年,少則兩載,泱泱大漢便會戰火四燃。諸位若是不信,可拭目以待。”
為免眾人生疑,欒奕特意把天下大亂的時間推後了許多,事實上就在今年張角便會率領太平道發動黃巾起義。
可即便如此,滿座之人亦是萬分震驚,驚呼“什麼?”
“如此大事,子奇先生何不上報朝廷?”趙雲追問。
“上報朝廷?”欒奕冷笑,“子幹(盧植的表字)先生曾上書陛下道盡刺史制之危害,建議消刺史,復州牧制。可奏章尚未及至陛下案邊,便被張讓劫下,說子幹先生危言聳聽,妖言惑眾,並揚言刺史制乃光武皇帝留下來的祖制,子幹先生此番建議更改祖制的行為,就是要讓陛下行不孝之事,乃佞臣行徑。當今陛下聽張讓之言,遂不應允,非但不允,還罷了子幹先生的官。子幹先生當朝大儒,尚且無法勸諫陛下消除刺史,奕不過大漢一16歲白衣少年,又如何勸的動!”
“這……”趙雲恍然大悟。是啊,方才他只想到欒奕聲名遠播,竟忘了欒奕雖有聲名卻僅限於民間,在朝堂之上,年僅16歲,未及弱冠的他根本沒有話語權,就算上交奏疏也不會有人關注。“照子奇先生這麼說,大亂必起,宗廟豈不危在旦夕?”
“確實如此!”欒奕一臉憂色,沉重說:“大亂將至,大廈將傾,若想挽狂瀾於既倒,進言納諫怕是不行了。這也正是奕在教會內蓄養精兵原因。未雨綢繆,只盼手中能有一旅雄師,待來日天下大亂之時,盡最大努力興兵剿逆,以匡漢室,衛戍宗廟,重振大漢雄風。”
“子奇先生,哦不……教主高瞻遠矚,雲不及也!”趙雲起身站到椅子一側恭恭敬敬向欒奕叩拜。
聽到趙雲不再稱呼自己欒教主,也不再叫自己子奇先生,欒奕方知此時趙雲算是徹底從心裡認可他欒奕和聖母教了。不由大喜。連忙離席上前攙扶,“子龍過譽了,不可行此大禮。”
“方才雲不明就裡,錯怪了好人,萬望教主海涵!日後丁當任憑驅使,甘為先鋒小卒。”
“子龍大才,若真讓你當了馬前卒,欒奕豈非無識人之能。日後望子龍獨領一隊衛士,護衛教會榮光,保衛大漢安寧!”說這段話時,欒奕特意將教會排在了大漢的前面。之所以如此,在心理學上對於這種言語暗示方式有個術語,叫做清醒催眠。在後世,廣義的催眠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模糊催眠,也就是電視裡經常看到的,心理醫生在給心理疾病患者喝過藥劑後,拿一塊懷錶,在病患面前晃來晃去,不過片刻,懷錶一停,病患陷入淺睡眠。心理醫生趁此機會向病患追問問題,幫病患回憶起潛意識層的記憶。
所謂清醒催眠,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憑藉接連不斷的暗示,潛移默化的將某一種觀念植入患者潛意識。現實中清醒催眠方式已經不再僅侷限於精神疾病臨床治療,在社會宣傳、廣告領域亦是應用極廣。舉個最簡單、也最古老的例子:當一箇中國人在看到一面長方形綢布的時候,首先會想到什麼?沒錯,五星紅旗,會想到自己的祖國。為什麼會想到這些而不是別的,原因就在於自幼年開始我們就接觸這面旗幟,看升旗降旗,部分節日,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