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第2/3頁)
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是後來露面‐‐尤其是在嫁了之後,桓府的幾場應酬裡, 但凡見過那新婦的, 無比驚愕於她的美貌跟氣質, 並發出諸如&ldo;人不可貌相&rdo;之類的感嘆。
酈錦宜並不是楊玉環,什麼&ldo;楊家有女初長成&rdo;, &ldo;天生麗質難自棄&rdo;。
楊玉環出生於宦門世家, 從小兒也算是千萬寵愛, 長大又成為壽王妃, 乃至封為貴妃,從小兒的嬌養,也滋潤了貴妃的才藝跟容貌體態,而讓唐明皇捨棄六宮粉黛的貴妃娘娘……其豐腴的體態跟錦宜相比,只怕要是兩個錦宜才能比得過。
酈家原本家境窘迫,錦宜又操心家務,長到十四歲都不知脂粉跟裝扮乃何物,雖有著天生的容貌,但不管是吃食補養還是衣著妝扮上都是十足欠缺,所謂人要衣裝馬要鞍裝,所以除了雪松知道自家女兒麗質天生外,其他多是不知。
錦宜的快速長成,是在桓素舸下嫁之後。
但是這種&ldo;長成&rdo;的方式,對錦宜而言,卻更像是一場極為殘酷的&ldo;拔苗助長&rdo;的催長儀式。
在所有人驚艷於新婦的容貌之時,桓玹連看那人一眼都覺著多餘。
終於一日,大概是積攢的八卦心理無法按捺。
明帝打趣笑道:&ldo;熬了這多麼年終於成了親,又是個嬌滴滴的小嬌妻,怎麼你居然捨得讓人家獨守空房,自己跑來睡這沒有趣味的內閣板房?&rdo;
桓玹道:&ldo;不過是些兒女之事,我對那個不感興趣。&rdo;
明帝道:&ldo;洞房花燭乃是古之周禮,也是男女大欲,你竟是要成仙了道了不成?&rdo;
皇帝眼中透出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八卦之光,桓玹淡淡道:&ldo;臣也有紅顏知己,只是不在家裡。&rdo;
明帝發出長長地&ldo;啊&rdo;的聲音:&ldo;我知道了,是那個什麼……什麼樓的什麼來著?&rdo;
桓玹覺著這個誘餌可以暫時滿足皇帝的好奇心了,不至於讓他一直圍著自己不住地刨根問底,於是當機立斷地走掉。
打個可以誅九族的比喻‐‐就像是有一條狗在自己身邊汪汪亂叫,你只要往遠處扔出一樣東西,不管是木棍還是石塊,它都會毫不猶豫地奔出去,快活地撿回來。
相比較明帝的直言不諱,內閣的同僚已經朝臣們,對桓輔國成親後就拋下小嬌妻的舉止,卻有著百花齊放的猜測。
其中的一個猜測也許就是……&ldo;不好使&rdo;。
這三個字,一方面意味深長,一方面不懷好意。
但還有另一個猜測是,斷袖子之癖。
真相撲朔迷離,但無可否認,在那段時間,張閣老的逆子張懷之往內閣跑的次數明顯地降低了,而周大夫也不敢像是以前那樣賣弄風雅,他們不約而同地,在桓玹面前低調收斂了很多。
這大概也算是……意外收穫。
直到桓玹在澄江樓裡同花魁童姑娘過了一夜,內閣男人們的警惕心才略有些降低了。
那天桓玹回到府裡,也難得地回了自己房中一趟。
他發現桌上擺著的都是自己喜歡吃的菜色,什麼翡翠玉扇,百子冬瓜,他看一眼旁邊的酈錦宜,卻也猜得出她是為何會如此精準地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
這種刻意的討好讓他更為惱怒,原本還想保持相敬如賓的姿態,但她彷彿總能觸到自己的怒處,當即叫她不必費心,拂袖而去。
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