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第2/3頁)
霍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ot;這,倒也不是,說來話長了&ot;老者又喝著續上的茶,眯著那雙深邃清亮的眼睛,彷彿在腦際追溯久遠的往事,片刻,忽然問道:&ot;您聽說過篩海?革哇默定的名字嗎?&ot;
&ot;聽老人說過,那是在在&ot;梁亦清深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慚愧,臉都有些紅了。他只知道&ot;篩海&ot;是阿匐中極高的品級,也恍惚記得&ot;革哇默定&ot;這個名字,卻說不清具體年代了。
&ot;是在大來真宗至道二年,也就是伊斯蘭曆二百九十五年,西曆九百九十六年,篩海?革哇默定從西域來到中國,&ot;老者緩緩地說,他絲毫沒有嘲笑梁亦清的意思,因為這年代也實在是過於久遠了,&ot;他有三個兒子,長子叫賽德魯定,次子叫那速魯定,三子叫撒阿都定,都是飽學之士。大宋真宗皇帝極為賞識,御賜官爵,卻都堅辭不受,皇帝便授他們為清真寺掌教。長兄遠出傳教,不知所終;二弟三弟奉敕在燕京建清真寺,一在東郭,一在南郊。南郊之寺,也就是今天的牛街清真寺了&ot;
&ot;噢!&ot;梁亦清好似伴隨老者經過了近千年的歷史跋涉,聽到這裡才輕輕如徹如悟地&ot;噢&ot;了一聲,彷彿周身的血管長久都是滯塞的,如今才得以疏暢。渾渾噩噩地過了半世,卻不知道祖上留下怎樣的軌跡。
其實,如果追溯中國穆斯林的歷史淵源,比篩海?革哇默定來華的年代還要久遠得多。早在大唐高祖武德年間(西曆六百一十八年至六百二十六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門下的四位大賢就曾遠來中國,其中一位傳教於廣州,一位傳教於揚州,兩位傳教於泉州,這兩位大賢逝世後葬於泉州東郊的靈山,後人稱之為&ot;聖墓&ot;,一直留存至今。唐永徽二年,即西曆六百五十一年,伊斯蘭曆二十九年,阿拉伯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又曾派出使節到達長安,謁見高宗皇帝,並且介紹了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從那以後,&ot;西域&ot;的穆斯林由於種種的機緣來到中國,並且居留下來,繁衍了世世代代的子孫,逐漸形成了&ot;回回&ot;民族。而篩海?革哇默定來華和牛街清真寺建立的年代,由於歷史的疏漏,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老者的依據,只是憑寺中現存碑文的記載而流傳的說法,但&ot;至道&ot;並不是宋真宗的年號而是宋太宗的年號,而且自從石敬塘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後,燕京已不屬中原管轄,與其說牛街清真寺建於宋,不如說建於遼更為妥當,宋太宗至道二年即西曆九百九十六年,按遼的紀年應為聖宗統和十四年。但牛街清真寺殿後高起的穹廬角亭,則又是宋代風格。這祖先遺留的撲朔迷離的蹤跡,一直在吸引後世子孫作種種猜測,原非從未讀過書的琢玉藝人梁亦清所能弄明白的。老者所說的一切,他都只是第一次領教,便也只有驚嘆和神往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