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話短說,中山逝世後的六十年來,&l;中國革命&r;,若有若干&l;成就&r;,均中山遺教,&l;以俄為師&r;之結果也。然前段已言之,中國現代化運動之發展,是有其顯明的&l;階段性&r;。各階段有各階段的貢獻;各階段亦有各階段的極限,不可畢其功於一役也。&l;以俄為師&r;,一重要&l;階段&r;也;但是也只是一個&l;重要階段&r;而已。此一&l;階段&r;一過,若吾人但知墨守&l;舊師&r;&l;先師&r;,而不諳&l;出師&r;&l;求師&r;之道,則在下一&l;階段&r;中,就必然要落伍了;要做&l;新階段&r;的革命物件了。
然&l;出師&r;之後,何擇何從?今後&l;求師&r;之山門又在何方?事屬&l;未來&r;,治史者則不願多言矣!(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於北美洲)
民國史軍閥篇四圓四方圖解
平行內戰,還有兩次
巧事還不止於此!
這批好戰的軍閥,南打南、北打北,以後又分別打了兩次內戰。這兩次戰爭,也是成雙成對,南北同時開火的。面對圖表,看圖還是不必識字,也可一目瞭然。
原來,華北的三系軍閥,在皖系(以安徽佬段祺瑞為首)被打垮之後,剩下的直系(以直隸今河北為老巢,以曹錕、吳佩孚為領袖,所謂&l;曹吳&r;)和奉系(以奉天今遼寧為根據地,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為領袖),又因分贓不勻,打了起來,是為&l;直奉戰爭&r;。這記&l;曹吳&r;與&l;奉張&r;之爭,死傷好幾萬人。一共打了兩仗:
&l;第一次直奉戰爭&r;爆發於一九二二(民國十一年)四月。戰場延及長城內外及北京郊區。這次曹吳鋒頭正健,而奉張準備不足。偷雞不著蝕把米,入關未成,反被打得頭破血流,退回瀋陽(原名奉天或蒙古屯)。(見&l;圖三&r;上部)
正當華北的曹吳對奉張在長城各口打得炮聲隆隆之時,華南的粵系(剛打平兩廣的國民黨)陣營之內也出了事,孫中山和陳炯明拔刀相見。孫陳失和始於一九二二(民國十一年)四月。粵軍因此放棄了廣西地盤(新桂系李宗仁因此乘勢而起),孫陳同時回據廣州,到六月十六日便發生粵軍炮打孫中山總統府的事變了。
在粵軍槍炮聲中,中山易服出走,幾遭不測,而孫夫人宋慶齡受驚過劇,竟至當街小產(見何香凝回憶錄)。這次廣州事變的過程,不前不後,正與華北的第一次直奉戰爭同時發生,又是一記同時平行發展的&l;區域內戰&r;。(見同上&l;圖三&r;)可是勝敗原是兵家常事。這平行發展的兩記內戰中的勝利者,兩年之後,又都變成了輸家。原來陳炯明既趕走孫公便獨霸了廣州,而廣州卻是當年華南(今日仍是如此)最&l;肥&r;的城市,為南中國大小軍閥所垂涎。中山既失廣州,國民黨的主流派乃號召散居鄰省並與國民黨略有淵源的遊離小軍閥,入粵勤王。果然各路英雄聞風而起,一致沖向廣州,如水之就下。陳炯明孤軍不敵,終於一九三一年底敗退東江。一九二三年二月,孫中山又重返廣州執政,改原&l;總統府&r;為&l;大元帥府&r;,自任大元帥。奪回廣州地盤之後,中山原是當年華南&l;統派&r;(且用個今日臺灣流行的名辭)的領柚,不甘心雌伏於廣東一省,乃信使四出,既要聯絡逐漸得勢的奉張父子,也要爭取皖系的殘餘勢力,一致打倒賄選當政,盤據北京的直系曹吳。──所以孫中山先生在晚年率領一些大小軍閥,不斷的搞其&l;北伐&r;,和奉張父子率其奉軍精銳,累次&l;入關&r;南下,二者並無太大的區別。事實上他們都是當年軍閥混戰中的主要成員。(見圖三)
再者,孫陳之爭最後中山轉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