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這個冬天有點忙 (第1/2頁)
平凡的青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寒冬籠罩著整個河灣村,凜冽的北風呼嘯著,如刀子般刮過臉頰。田野裡一片蕭瑟,萬物凋零。
走進後院的暖棚,這裡卻綠意盎然。暖棚外四周堆了不少柴草,裡面很是溫暖。一畦畦嫩綠的菠菜看著就喜人。寒冬臘月,能吃上一口,真是一種享受。
這還是聽從了一個頗有想法的大爺的建議,特意在院子裡選了一塊背風地,用土坯在四周壘起2米左右高的牆,棚頂用木頭搭好架子,鋪上草蓆,為了能讓陽光充分照進來,特意在棚頂和四周開了幾個通風透光的口子,用薄木板遮擋,可根據需要調節開合程度。
真是被勞動人民的智慧震驚到了,我還總想著這個時代沒有玻璃,暖棚該怎麼搭建才好,就這樣輕鬆被解決了。真是三人計長,一人計短啊。
索性照顧暖棚的任務就交給了這位何大爺。別看他背有些佝僂,可照顧菜苗很是盡心盡力。每天都鑽進暖棚裡檢視,不是除草就是澆水、施肥,為了防止晚上溫度過低,他還會在棚內生起小火堆,用炭火的餘溫來保暖。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雙手也因常年的勞作而佈滿了老繭。
在他悉心照料下,綠油油的青菜在寒冬的暖棚裡倔強地生長著,看著這喜人的長勢,我都滿是敬佩。
老太太卻撇撇嘴:“家裡那麼多菜乾、鹹菜都堵不住你的嘴,還搗鼓這些奢侈的東西來?”
“娘,我可不光是為了自己的嘴啊,主要想拿它賣錢呢?”
“現在酒樓都放假了,聽小四說,過了年也不會太早開門,你這菜長到那時候,估計都老了。”
“娘,我還可以賣給鎮上的那些大戶人家啊,想必他們蘿蔔白菜都吃膩了吧?”
老太太立馬變換了顏色:“那這些可別進嘴了,都留著賣錢吧。沒個進項,我都替你發愁。”
我心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厚積薄發,有了這暖棚的成功,還怕賺不到銀子嗎?恍惚間,我彷彿看見這一顆顆菜苗變成了一個個金元寶向我飛來。
當第一場雪降下時,老太太便以現在天冷不用幹重活為由,將一天三餐改為了一天兩餐。要不是考慮到每天還有不少事情要做,恨不得一天只提供一食。
即便上午這頓大鍋菜裡放的是雜七雜八的菜乾,豆芽和豆腐又是自家出產的。吃剩下的下午加上水,糊點玉米雜麵糊糊,第二頓接著吃,再放些山裡挖的山藥,連乾糧也省了。
就這老太太還一直跟我抱怨:“每天百十號人的飯食,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娘,等明年開春房子蓋好都搬進去了,咱們就熬出來了。”
老太太又嘆口氣:“一幫子餓死鬼,不管他們還真有可能過不去這個坎兒。算了,就當積德了。遇見咱們,算他祖上燒了高香,遭難時還有人拉一把。”
老太太向來刀子嘴豆腐心,雖然嘴上不饒人,心眼還是不壞的。
現在是冬月,沒什麼農活,土地已上凍,挖溝掘地都不成。可又不能讓他們閒著,索性便將加工坊的事項提上日程。開會時,讓趙竟成蒐集大家的就業意向、特長喜好,做為分工時的重要參考。
先拿豆腐坊練練手,正好難民中有兩個會做豆腐的,又挑選了6個學徒,湊了8個人。專門將便利坊後院騰出2間屋子來,一間磨漿,一間熬煮,驢子也牽了過來供他們使用。
為交流技術,特意將趙家大哥也叫了過來,給他們先講解並示範了一遍做豆腐過程。又讓那兩個會的也分別演示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做豆腐也有很多說法。
就拿凝固劑來說,除了用滷水,還有酸漿水和石膏粉,凝固劑不同,做出來的豆腐口感也不一樣。每個人所用的壓制力度和時間不同,也會影響豆腐的質地和產量。
品嚐著口感迥異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