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前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魯道夫的職務改變了,但他依然坐在之前的辦公室裡。這裡的工作條件不錯,是個套間,如果願意,魯道夫可以長住於此。
魯道夫新官上任,承載著所有人的厚望,手下的草臺班子還沒搭建,各個部門還在整合之中。
按照法律規定,總參謀部受戰爭部的管轄。戰爭爆發後,直接領導作戰的參謀部實際上掌握了軍隊,但因為職權所限,軍隊的一些要求還要經過戰爭部的批准,整個國家機器還沒有完全進入戰時狀態。
總體戰的方略在奧匈難以實施,一方面民族主義難以覺醒,凝聚力不足,另一方面,這也是一把雙刃劍,自己可能就先崩潰了。德國從1916年開始實施,兩年後就爆發了革命。
還沒有具體的任務,魯道夫就領了一筆400萬克朗的鉅款。今年奧匈的軍費已經高達200億美元,德國的軍費更是達到了500億美元,協約國的三大主力,軍費也在400億美元左右。工業國的壓倒性優勢展露無疑,對比同期的奧斯曼帝國,他們只用擔負5億美元的費用。其實所有國家都拿不出這麼多的現款,高昂的軍費更多的是根據生產的武器彈藥換算而來。
說起各個列強,不得不提到義大利。他們的軍隊全靠英法兩國的組建而成,每年的軍費還不過20億美元。
總之,魯道夫手上的錢還是很經花的。而且使用幾乎不受限制,根據上面的意思,這筆錢就相當於他的活動經費,既然是經費,花起來自然有很多門道,魯道夫可以輕鬆地貪汙至少上百萬克朗。
不過他還沒有從財務那裡支取這筆錢,魯道夫躲在一間辦公室裡,向整個國家發號施令。
他擴編了蒂羅爾地區的地方部隊,新組建了三個師,戰爭的形勢已經很嚴峻了。義大利一直再和德奧兩國協商,討論著加入戰爭的代價,同時,他們也在和協約國方面聯絡,希望得到更多的籌碼。魯道夫和大多數人都相信,讓義大利選擇中立都有些困難。用美國總統威爾遜的話說,義大利根本沒有資格坐在戰勝國席位上,在這個國家的價值觀裡,公理與道德的價值為零;義大利在這9個月裡,計算的僅僅是倫敦與柏林誰給的錢更多,誰許諾的土地更多。
義大利的問題不用太過擔心,歷史的經驗已經證明,義大利在伊松佐河的戰爭毫無意義。魯道夫手上的底牌很好,原時空裡,此時的奧匈剛從喀爾巴阡的失敗中走出,雖然保住了匈牙利平原,但損失卻高達80萬。普熱梅希爾和十萬守軍也失去了。從那時起,德軍就已經開赴到了南線戰場,維持著風雨飄搖的奧匈帝國。
東線始終是戰爭唯一的重點,為此,奧匈甚至放棄了滅亡塞爾維亞這個初衷。
目前來看,東線的局勢很好。俄軍被趕出了帝國的土地,退到了維斯瓦河一線。德奧兩國都計劃再次向俄國進攻,準備一舉擊潰俄國。為此,兩軍指揮官還煞有介事地開了幾場會議,分配好了作戰任務。
但誰都沒準備好,西線至上是德國人的既定方針,地圖上的德國軍隊,現在都去了比利時。法國人在整個冬天損失了大約四十萬人,僅僅在香檳戰役中就付出了二十多萬人的代價。德軍的傷亡不足他們的一半,這讓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又看到了決勝西線的希望。
英國人在伊普爾登場了,他們用炮彈摧毀鐵絲網,用炸藥炸平山頭。天空被染成了黃綠色。這是人類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毒氣作戰,也是文明與人性的喪失。
魯道夫對此深惡痛絕,但他也知道。戰爭讓人喪失理智,讓人走向毀滅。每個人都被押上賭桌,魯道夫懷疑自己可能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簽署更加殘忍的命令。
奧軍孤掌難鳴,但依然蠢蠢欲動。在缺乏炮火準備的情況下,一些部隊發起了進攻,然後一無所獲。指揮部叫停了這種送死的行為,繼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