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前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雖然直面死亡,但在高額薪水的激勵下,記者們踴躍參與。
魯道夫的部隊也不例外,軍部為他配屬了幾名戰地記者。在魯道夫攻克俄軍防線,接連取得勝利後,他們的報道在歐洲乃至世界傳播。
後來,他們深陷重圍,這些記者也沒辦法傳回報道。只能以他們的角度,繼續記錄這場戰爭。
顯然,這位找上門來的記者不是體制內的人員。副官帶來了這個記者,因為急著趕路,魯道夫就在街道上與她見面了。
“您好,將軍。”女記者說著一口流利的德語。
“抱歉在這種場合與你見面,路德維希·魯道夫。”魯道夫倚靠在車門上,絲毫沒有感到抱歉。
“弗洛倫斯。我想請您同意我的請求。”
“你是當地報紙的記者。”
“不是,我是維也納日報的記者。”
“所以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你是間諜。”魯道夫抬起頭,十分無理地盯著這個名叫弗洛倫斯的女記者。
“我是專門留在倫貝格的。去年我到加利西亞報道,可是軍隊不讓我上前線。後來軍隊撤退了。我就留在了這裡繼續報道。我在軍隊裡的同事可以證明我的身份。”
“我們的記者已經見過了弗洛倫斯女士。”維克托證實了她的話。
魯道夫其實不該懷疑,能被帶來的人,基本已經證實了身份。只是這一場面過於突兀,他不免有些警惕。
魯道夫剛才一直盯著弗洛倫斯揹著的相機,那是一款福倫達立體相機,看上去很新,但兩組鏡頭透露著濃濃的復古感。
這應該是這個年代最好的相機了,精良的鏡頭可以拍出清晰、細膩的照片。
魯道夫忽然想起自己還有一款劃時代的相機。1913年徠卡研製出了第一款135相機,這種相機袖珍輕巧,效能優異,可惜無人問津。魯道夫想拍些照片,就委託家裡的商貿公司向徠卡訂購。去年4月他收到了一臺,眼看一年過去了,每天被繁瑣的事務困擾,自己也忘記了為生活留下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