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前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西,而實際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東西。”魯道夫譏諷著那些人的無知,克洛伊能夠接觸的人,按理說都能得知真實的訊息。恐怕她的那些朋友們,或許更願意接受報紙上精彩絕倫的故事。
“戰爭無可逃避,沒有什麼可以逃避。我們唯一能夠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
“不可避免的死亡,內心深處的孤獨感,我們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並無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我覺得這就是一切苦惱的根源。”
“都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但卻無從逃避。”克洛伊惆悵地感慨著人生。
“所以幸福能驅散苦惱。”魯道夫開導著她,他覺得克洛伊有心事,並且隱約能夠猜到。
“愛與被愛,我愛誰,誰又愛我呢。”克洛伊念出了魯道夫的理論,看來有些不太認同。
“你愛這個世界,愛這裡的許多人。你的朋友,你的親人也都會愛你。”
“可我依然苦惱,我孤獨,我失去了自由,我的生活沒有意義,甚至我也畏懼虛無縹緲的死亡,那會將我的期望徹底埋葬。”
魯道夫無言以對。緘默是一種處世的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是最後一項自由。
男人們總是格外重視來自異性的種種稱讚,總是熱切地回應她們。魯道夫自認為不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雖然有許多饒舌的人、詞不達意的人、熱情過度的人、語言氾濫的人。但魯道夫情願不說話,也絕不亂說話,情願少說話,也不願說錯話。
最好的選擇是做一個聆聽者,面對克洛伊毫不掩飾的傾訴,甚至是抱怨。魯道夫不瞭解事情的真相,他對此無計可施,既不能評判她,也不能寬慰她。
克洛伊斷斷續續地傾訴著,魯道夫認真地聆聽著。他沒有獲得任何有用的資訊,只知道克洛伊在感慨自己的無奈,她的情緒不算悲傷,但她卻有些語無倫次,像是一種糾結,掙扎在遙不可及的幻想和既定的現實裡。
魯道夫有充分的理由懷疑,她可能是喝了幾杯酒,又去努力地與他探討深奧的人生問題。她的思想逐漸紊亂,壓抑的愁怨決堤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