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在林駒不時地抓魚,能夠解饞。賣條子的時候,會給他們買些餅乾和糖塊兒。看在這個份兒上,他們也就原諒老四了。
加上最近老四總是給他們補課,現在也有些害怕老四。這個二哥似乎不是二哥,而是老師了。
給自己老師上課的人,能不是老師麼?那是老師的老師啊。
這個帳,兄妹三人還是會算的。
林駒不管別人怎麼看他,只按照自己的節奏行事。
今天,他拿著斧子和麻袋,又上山了。
這一回,他要砍一些松樹明子。
松樹明子,是油松的枝杈被砍下去之後,在樹幹上殘留下來的那一段。
因為油松會分泌出來較多的油脂,使得這些枝杈變得堅硬,裡面留存了不少油脂。點著了,燃燒時間長,亮度大,適合於野外照明用。
這樣的枝杈,就叫做松樹明子。
松樹明子很多,林駒用了一個來小時,就砍了半麻袋,送回家之後,就去了馬家堡子的鐵匠爐。
這個時候,幾乎每個村裡都有一個鐵匠爐,一般就是一個鐵匠,負責打造鐮刀、鋤頭等各種農具和馬掌、牛掌等簡單的工具。
到了鐵匠爐,劉鐵匠一見到林駒,就遠遠地打招呼。
&ldo;呵,這不是林老師嘛&rdo;。
自從林駒給老師們上課以來,他就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也不知道別人是怎麼認識他的,很多人一見面兒,就都叫他林老師。常常叫林駒不好意思,每每糾正別人的說法。
不過,他的糾正似乎沒有什麼用,別人見到他,還是叫老師。
叫過幾回,林駒也就習慣了,接受了這個稱呼。
&ldo;三姨夫,有件事兒來求你幫忙&rdo;。
劉鐵匠是林駒老嬸堂妹的丈夫,林駒就隨著叫了三姨夫。
農村人的稱謂,一般總是按著親戚這麼論的。
&ldo;什麼事兒,你說&rdo;。
&ldo;給我打個松樹明子兜&rdo;。
松樹明子要放在鐵質網兜裡面,上面用一個杆子挑起來,這樣才能用於野外照明。
&ldo;林老師,你是想照蛤蟆吧,行,一會兒就完事兒&rdo;。
劉鐵匠也不猶豫,就開始拉風箱,把火催旺。
然後找了幾根半截鋼筋,放到焦炭上面,加熱之後,就開始叮叮噹噹的砸了起來。
鐵匠爐裡面雖然有電,但也只是照明用的,沒有電動鼓風機,用的還是古老的風箱。
也沒有水電焊裝置,做什麼東西,全憑一把大錘砸。
正如劉鐵匠所說,林駒準備松樹明子,確實是要照蛤蟆。
蛤蟆,也是當地的叫法,俗稱哈什螞,這是從旗人流傳下來的說法,學名叫做林蛙。
林蛙是水陸兩棲的蛙類。
春天的時候從河裡出來,在一些水泡子和山間小溪裡面產卵,然後上山,在山上吃各種蟲類和草。
秋天天冷的時候,下山回到河裡過冬。第二年春天清明前後,再從河裡出來,產卵上山,如此迴圈往復。
林蛙是一種美味食物,雌性的林蛙,身上有兩塊油脂,叫做林蛙油。
林蛙油的主要用途有兩個,一個是作為名貴的滋補品。另一個是經過提煉後,作為高階的航空潤滑油。
因為是天然的生物製品,不像一般的化學合成潤滑油那樣,對於機體有損害,所以非常珍貴。
林蛙抓回來之後晾乾,就可以賣到供銷社去,每個兩毛錢。
林蛙在山上和水裡的時候,捕捉非常困難。
不過當地人有自己的辦法,就是在林蛙上山和下山的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