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十大意難平人物第二位:屈原! (第2/2頁)
蝸牛睡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紀輕輕便有一番大作為嗎?的確是讓人羨慕!”
……
【適時,秦國由於和魏國發生了不義之戰,強取豪奪了後者大半土地】
【這使得其餘國家人人自危】
【於是,在公孫衍的建議下,其餘五國採取了合縱之術】
【並且,楚懷王被推舉了合縱之主,組織精兵攻打秦國】
【但實際上與秦國交惡的只有韓、魏、趙三國】
【因此,燕、楚兩國在合縱之戰時,大多是採取觀望態勢】
【作為合縱之主的楚懷王更是心猿意馬,沒有將這事放在心上】
【所以,不出任何意外的,第一次合縱以失敗告終】
【屈原見到這個結果,內心也是涼了一大截】
【畢竟,作為主戰派的他,一心推動著楚國的合縱大業,最後卻落得這個下場】
【漸漸地,屈原也是看清了楚國所面臨的處境】
【那便是,不以魏國為戒,最後必食惡果】
【很快,懷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屈原主持政改,想要從內部使得楚國強大起來】
【但是,這政改也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朝廷之中,貴族勢力盤根錯節,想要政改,必須要觸動他們的利益】
【即便是身為貴族後裔的屈原也沒有把握能夠順利實行】
【因為,楚悼王時期的吳起便是前車之鑑】
……
戰國時期
秦昭襄王笑了笑:
“就是那各懷鬼胎的五國合縱嗎?可笑的計策!”
……
宋朝
王安石目睹了屈原的難處,也是聯想到了自己現在的處境。
若是變法,必然也會引起大家族的反撲,這該如何是好?
……
【楚懷王是個極其自負之人,很容易受人挑唆,執一面之詞】
【屈原自然知曉,但他為了國家大計,還是決定在刀尖上走一遭】
【當時,楚國的貴族們也是聽聞了要政改的風聲】
【於是,為了避免成為政改的犧牲品,他們輕車熟路的想要套出政改的具體內容】
【但這一次,貴族們都傻眼了】
【楚國大臣上官大夫三番五次去面見屈原,想要套出點什麼訊息,卻都是無果而歸】
【這讓得上官大夫十分氣憤】
【於是,直接跑到了楚懷王面前去進屈原的讒言,說道:
“屈左徒太過狂妄,常常放出大話,說草擬政改一事,只有其一人可成,其餘人等都不可插手,
這不是視大王您為無物嗎?”】
【此話一出,讓得楚懷王十分氣憤】
【因此,在屈原每次覲見時,他都閉門不見】
【在朝會時,也漸漸疏遠屈原】
【不久,楚懷王直接一紙詔令將屈原貶為沒有實權的三閭大夫】
……
一些實施過變法改革的大臣看到屈原的下場,默默地搖頭嘆息:
“政改一事,本就不能採取強硬態度,諸如商鞅五馬分屍的下場。”
“是啊,如果能夠向楚國的貴族妥協幾分,或許不會落得被貶謫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