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公子呀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倭國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一部分,是華夏不可或缺的土地。

還有什麼口號,何種原因能比這更有力?

這樣一來,問題由外轉內。

無論如何爭鬥,都是華夏自家的事。

況且!

這個理由堅實有力,極具說服力,一切都有據可查。你們倭國的始祖,源自華夏。

實際上,那時他們並不願離開中原。

他們是被徐福這老賊矇蔽,被騙至倭國的。

但那五千孩童,倭國的祖先,他們的心始終留在中原這片土地上,期盼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的懷抱。

只要大明提出這個口號,倭國便無法辯駁。

當年!

朱肅以此為由出兵倭國,將其納入大明疆域,自此世間再無倭國之名,只有大明的一個省份。

至於倭國的第一代天皇是否確為徐福,重要嗎?

徐福帶走的五千孩童是否真是倭國祖先,重要嗎?

只要老朱、滿朝文武及大明百姓認定如此,就足夠了!

當年朱肅為帝時,以防萬一,收復倭國後立即找到了第一代天皇的陵寢。

並將其開啟。

雖無確鑿證據證明其中之人就是徐福,但從諸多文獻和陪葬品來看,此人有九成可能是徐福。

別說九成可能,只要有兩三成的可能性,就足夠了。

雖是異世,時空和歷史人物卻相同。

所以!

朱肅堅信,這世間,扶桑之首的天皇無疑是徐福那個老奸巨猾之徒。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況且!"

朱棣在父親情緒高昂之際,繼續說道:"萬一扶桑島國否認這一事實,拒絕重返我大明的懷抱,我們仍有對策。"

"當年,徐福那個賊子不是帶走了三千稚子嗎?"

"他們必然有兄弟姐妹,就算沒有,總還有其他的親人吧!"

"這些親人的後代如今必定尚存。作為他們的子孫,難道沒有責任和義務將流落在外的祖先迎回故土,讓他們魂歸故里嗎?"

"他們的靈魂在外漂泊多年,無時無刻不在渴望迴歸家園。"

"孝道為百行之首。"

"作為後裔,若不能使祖先歸葬故土,必會受到世人的譴責。"

"父皇,您覺得孩兒說得有道理嗎?"

"哈哈!"

朱棣一番話,令老朱大笑,隨後讚許道:"妙!妙!妙!四子所言極是,孝道為先,怎能讓祖先流離失所呢?必須讓他們安息。"

於是,雙管齊下。

大明出兵的理由堂堂正正,名正言順。讓扶桑島國找不到拒絕的藉口。

第一次拒絕,尚可理解。

畢竟,已分離千年,真假難辨。

但若拒絕迎回祖先,豈非天理不容?

你能拒絕嗎?

一旦拒絕,大明便更有理由堂堂正正地發起進攻。

同時,這也將點燃大明百姓對扶桑的憤怒,屆時他們會更加團結,一致對外攻打扶桑。

孝順,早已深深植根於中原每個人的心中。

沒錯!

這兩個理由結合,再合適不過了。

"四子!"

老朱不禁感嘆:"真沒想到你能策劃出如此周全的策略,看來父皇以前對你有所誤解,今後定要重新審視你。"

說到這兒,老朱忍不住瞄了眼朱棣身旁的朱肅。

朱棣的能力他心知肚明,不用猜也知道計策出自朱肅之手。

看著文武百官驚訝的表情,老朱內心頗為得意。看,這就是我的兒子,出色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天命小仙寶,鳳凰涅盤了

天命小仙寶,鳳凰涅盤了

千尋之下
關於天命小仙寶,鳳凰涅盤了: 簡介:在山上稱王稱霸了三年的洛洛,師伯才來了一個月,就每日餓肚肚的不行。什麼?下山?正和她意。不到四歲的洛寶,回到鳳家,作為全家最寵愛的小郡主,也成了鎮國公府唯一的一位女兒。權傾朝野的國公爺變成了女兒奴,走到哪兒都是炫耀的不行,還有五個優秀的哥哥寵上了天。還一不小心,洛寶混成了聖都城權貴裡的團寵,在皇宮都的橫著走。每日捉鬼除妖降魔的洛洛,帶著靈蟒和靈虎吞遍天下邪崇,
歷史 連載 11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