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住院後仍給予頭孢類抗生素靜點5天,發熱未見明顯好轉。觀察患者發熱規律主要為每日13時左右開始發熱,體溫逐漸升高,17時左右升至最高,39c左右波動,給予地塞米松10g靜點後,體溫逐漸下降,凌晨左右降至正常。餘退熱藥物無明顯退熱效果。
看完病例,安逸來到病房,查體發現,患者腋下、腹股溝淋巴結輕度腫大。腋下可見皮疹。問患者皮疹處是否瘙癢,患者回答無瘙癢。同時問患者有無關節疼痛,患者訴說有輕度的關節疼痛。
安逸回到辦公室,明醫生問:“安醫生有什麼高見。”
安醫生反問明醫生:“您是經治醫生,最有發言權,你先說說。”
明醫生比較詳細的說道:“發燒有許多可能性,比如敗血症、結核、風溼熱、其他風溼類疾病、淋巴瘤等。我一項項排除,還是傾向於是否是結核,主要是因為胸腔,心包都有積液,但是肺部ct還未發現結核病灶。其他細菌性炎症就不考慮了,因為抗生素用了這麼多天都沒有效果。您的意見呢?”
“主任知道這個病人的情況嗎?”安逸問道。
“主任們都去開會了,我的主治醫師休假了,沒有主心骨了。”明醫生無奈的說。
“我在原單位見過成人斯蒂爾氏病。這種病屬風溼類疾病範疇。一般以高熱、皮疹、肝、脾、淋巴結腫大、血中白細胞升高為主症。初期表現為咽痛,高熱可達39~40c以上,發熱可持續數週或數月不等,皮疹不癢,隨熱退而消失,血沉增快,類風溼因子陰性。關節症狀開始不突出,一般只有少數關節受累,多為膝、踝、腕等大關節,部分病人只有關節疼痛而無腫脹,疼痛可隨發熱消退而減輕。”安逸邊思索著邊說。
“這個病我知道,但是患者沒有皮疹,沒有淋巴結腫大,沒有明顯的關節痛。”明醫生說道。
“有時疾病就是這樣,今天這些體徵都出現了。”安逸說道。
明醫生急忙趕到病房,回來後對著安逸說:“太奇怪了,太奇怪了,昨天還沒有這些體徵。”
“如果是這個病,治療就簡單了,就是大劑量激素治療了。不過很纏人的,用上激素就退燒,第二天又會發燒,激素還不能長時間用,用時間長了,副作用就上來了。”安逸說道。
“那怎麼辦才好呢?”明醫生問道。
“中藥用了嗎?”安逸沒有直接回到,反問道。
“我看他有時熱,有時又退燒了,我覺得,像寒熱往來,我就選擇小柴胡湯加石膏。這才用了幾天,還看不出效果。”
“好的,那我們只能動態觀察這個病人的情況,隨機而動。”
安逸想到以前在原單位治療過這樣的病人,當時,那個病人在安逸這住院,每週去中醫藥大學找老師開方,回來抓藥,所以每次會診的處方安逸都見過,患者先後用過白虎湯加味,小柴胡湯加味,安宮牛黃丸,竹葉石膏湯,犀角地黃湯等。治療幾個月了,患者仍然發熱,體溫最高近39度。後來大部分時間以低熱為主,偶有高熱。高熱時脈洪大,低熱時脈濡數,因為長期發熱,已消瘦,食慾不振,胸膈滿悶,大便不暢,苔白膩略黃。高熱時囗渴,低熱時囗不渴。安逸考慮到患者仍以發熱為主但兼有溼困三焦之證。清熱的藥物用的太多了,改個思路以祛溼通利三焦為主兼以祛熱,於是就想到三仁湯。具體藥物是杏仁、蔻仁、苡仁、通草、滑石、竹葉、半夏、厚朴、銀柴胡、胡黃連。方中杏仁宣降肺氣,善開上焦;蔻仁芳化溼濁,和暢中焦;苡仁益脾滲溼,疏導下焦;配以半夏、厚朴溫燥溼邪;通草、滑石、竹葉清熱利溼;加用銀柴胡、胡黃連增加祛熱的效果,共奏宣化暢中、利溼清熱之效。
患者服藥一週後高熱的時間逐漸縮短,食慾、胸膈滿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