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15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下去的。因此這個方案絕對是釜底抽薪的一招狠棋!要是如同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傳統的德軍參謀做派一樣,進攻敵方首都,只會給德軍帶來很大的傷亡,雖然德軍能夠獲得勝利也是慘勝!因為一直以來的偵查表明,莫斯科的防禦已經在不斷地加強之中,甚至還有餘力支援同樣被德軍包圍的列寧格勒!史達林在莫斯科地區集中了部下200餘萬人的兵力,與對面的中央集團軍相比,兵力是其兩倍多。按照一般的做法,在兵力佔優勢的情況下,蘇軍應該發起進攻才對,之所以蘇軍還沒有開始進攻作戰,主要是他們的準備還不充分的緣故。在這樣的局勢下,德軍應該避實擊虛,攻擊蘇聯南方同樣相當重要的能源基地才是上策!
實際上,保盧斯的想法也是不無道理。想當初小希同志就是一心要在蘇聯南方發動進攻。在42年夏季獲得初期的勝利之後,這個傢伙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犯了兵家大忌‐‐分兵!他決定同時進攻高加索與史達林格勒!這才造就了六集被圍殲與斯市的悲劇,從此以後德軍就再也沒有戰局戰略上的優勢了,一步步被打到了柏林!
可見戰役的戰略目標選擇是多麼的重要。只有確立了正確的戰略方向才能夠讓士兵的鮮血不會白流!才能夠一步步的走向勝利。
所以白起才慎重的準備,一再忽悠小鬼子給蘇聯人製造恐慌,只要他們決定了參戰,那麼蘇聯的敗局就幾乎可以確定了!
進攻莫斯科的決策就是建立在多方動手的準備下的,佔領敵人的首都並不是白起的目的,白起的想法是透過進攻莫斯科,調動蘇聯的軍隊。利用德軍現在比老毛子要好得多的機動能力在運動中製造殲敵的機會!要是搞得好了,再來一次大規模的包圍殲滅戰也不是什麼難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