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還有很多長輩呢。因此當李想他們家準備開李想老爺爺和爺爺的墳的時候,天色都已經矇矇亮了。
李想的爺爺和奶奶的棺材基本上都已經腐爛了,至於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棺材,那更是腐壞的都基本上看不到了。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很窮,能夠湊起一副棺材板兒就很不錯了,根本就無法講究是用什麼料子打造的棺材,因此這些質量壓根就算不上合格的棺材,在地下埋了幾十年之後,早就已經腐朽不堪了。
勉強的將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棺材蓋開啟一條縫兒,李想的父親以及大爺二大爺他們幾個就不敢再動棺材了,撒完了五彩糧和糯米等了一會兒之後,幾個大老爺們腰裡繫著紅布條兒,帶著紅手套和口罩就跳下了墳坑。李想的大爺這一家算是長房,因為李想的爺爺是老爺爺的長子,因此大爺是必須下坑的,此外還有已經亡故的二爺爺、三爺爺等幾家人的子孫。
六爺爺本來也要下去的,畢竟裡面埋著的可是他的親生父母,但奈何六爺爺的歲數實在是太大了,昨天晚上又沒有休息好,到現在已經呈不支的狀態了,於是在一幫後輩的強烈要求下,六爺爺就沒有下去。
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棺材都腐爛的不成樣子了,沒辦法,只能讓孝子賢孫們手工‘拾金’。所謂拾金,就是指的是撿拾祖宗的骸骨,因為在華夏老百姓的心裡,祖宗的骸骨都是金貴的,因此把這項工作叫做拾金。
提起拾金,還要講一講‘洗骨’,因為有的祖先的屍骸沒有完全腐爛,骨骼上或許還帶有一些腐肉,這個時候就需要將腐肉清洗掉,就是將帶著腐肉的骨骼放進盛滿了清水的盆子中進行清洗,這就是所謂的‘洗骨’。
不過李想的老爺爺和老奶奶都沒有這種情況出現,都過世了五十來年了,光剩下一把骨頭了。將棺材全部開啟之後,因為骸骨和棺材都混在一起了,就必須動手進行拾金了。只不過,按照祖上傳下來的規矩,拾金只能是平輩的人拾金,晚輩不可用手拾金,因此大爺他們都必須用竹筷去拾金。
這拾金也是有講究的,講究一個從長到幼,從男到女的順序。到了拾金的時候,男人屍骨要從頭顱開始拾金,依次左手至下到左腿,然後從右腿至上到右手;女棺的拾金順序則與男棺截然相反。拾金的時候,一定依照次序而且萬不可遺落骸骨。如有遺失的指節要仔細翻土查詢,以免對後代子孫帶來肢體上的傷害。
拾出的金骨依次按照人體骨骼結構安放於新金櫃中,遺骸的手腳骨和膝蓋骨一定要按正常生理結構擺放,不得前後左右調轉。不然則如同先人手腳被捆、屈膝下跪,後人必定黴運,不出興旺發家之人。
金櫃進金前用新被褥墊好,即用六尺六寸白布上面墊六尺六寸紅布、紅布上放被褥,再在上面鋪好硬幣,材底法金,左手金,右手銀元寶(紙紮的那種)數個,布撒五彩糧。進金後要以棉花團穩頭,下頜骨與頭骨咬合,顱骨以道教祖先保佑金蒙面。然後搭五彩線從頭至腳。骸骨全身布撒茶葉。然後以紅布為蓋水被遮蓋金骨後封棺,也就是所謂的二次入殮。
封棺的材釘行話叫柵,每口材三個,要按外側雙,內側單落柵。如果落柵錯誤,必然影響法師功德和福東家運。
封棺後,棺蓋上必用紅布矇住,下面用木橙墊起不讓沾地,並須孝子賢孫看守、祭祀。然後將原來棺木底下取血水土(土層八寸)裝於袋中備用,這些土要移到新墳中去,而且這些帶走的土不能掉在地上被人踩,這樣會對死者的後輩有傷害,對死者也不敬,猶如死者在世時被路人腳踩刀割一樣,因此這些血水土必須要儲存好了。
至於原來空棺木內,則投入白蘿蔔一個,法師口誦“一個蘿蔔一個坑,子孫後代萬事興”。
李想老爺爺的骸骨封棺完畢後,再開李想老奶奶的墳,開棺順序都差不多,只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