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導致權貴階層壟斷政權,使得晉朝開國之初便深陷腐敗泥潭,較前朝更為腐朽不堪。
皇帝公然賣官鬻爵,引胡人入境,胡亂分封土地。
後宮干涉朝政,士族沉溺毒品,壓制民眾思想,
舉國上下都瀰漫著拜金主義與虛無信仰,亡國之兆顯現無疑。
那麼,在冉閔發出‘殺胡令’奮起殺胡的這段時期,作為‘正統’的南晉朝廷,又在幹嘛呢?
有史記載,
永和九年,癸丑之歲,暮春時節,王羲之等群賢聚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他們服用五石散,飲酒賦詩,無比的逍遙自在。
然而此刻的北方人民,卻正飽受異族鐵蹄的蹂躪,水深火熱之中,南晉朝廷卻顯得無動於衷。
而冉閔在奪取政權後,頒佈的政令得到了漢族人民的積極響應,‘漢人百里內悉入城’。
冉閔還積極推廣儒家文化和晉朝制度,讓遭受亡國之痛的漢族人民感覺彷彿回到了魏晉初年,
‘(冉)閔至自蒼亭,行飲至之禮,清定九流,準才授任,儒學後門多蒙顯進,於時翕然,方之為魏晉之初。’”
“可惜啊,冉閔雖然有‘多智謀’的評價,但卻沒有大局觀、大格局,也沒有王猛這樣的王佐之才輔佐。
冉閔於350年起兵,
卻僅僅在公元352年,冉魏的國都鄴城就被前燕攻破,太子冉智與皇后董氏成為俘虜,
而尚書令王簡、左僕射張乾、右僕射郎蕭全則選擇了以身殉國。
對此,某位著名歷史學家曾說過:‘秦漢魏晉歷史上,未曾有過大臣因亡國而自殺的先例,這一行為始於冉閔的魏國,也從側面反映了漢族與非漢族之間鬥爭的極端尖銳。’
冉閔被前燕名將慕容恪用計俘虜,於六月一日被前燕國主慕容儁斬殺於龍城遏陘山。
《晉書》記載,冉閔死後方圓七里之內‘草木悉枯’,蝗災、旱災接踵而來,
‘蝗蟲大起,五月不雨,至於十二月’。
慕容儁看到如此異象,心中極為不安。
為了穩定漢族民心,
他不得不‘派遣使者進行祭祀,並追贈冉閔諡號為武悼天王’,
而當天,天空飄下了大雪。”
觀眾看到這兒無不紛紛嘆息起來,
“六月飛雪,千古奇冤啊!”
“冉閔,他真的有漢人血統嗎?”
“不管他有沒有漢人血統,但凡能為漢人拋頭顱灑熱血,他就是漢人!!!”
“說得對!武悼天王就是我漢人的英雄!!!”
“真希望有人能幫他一把啊!王猛要是在他麾下就好了!!”
“不行啊!冉閔不是苻堅,就算給他姜尚、張良、諸葛亮,他也用不起來啊!”
“唉……不管怎麼說,冉天王都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