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晉朝也終於有人登榜了?”
“不奇怪,哪個王朝都有傑出人物。”
“我覺得老曹挺悲催的,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結果被司馬家給竊取了……”
“他有啥悲催的?他不也是竊取大漢的基業嗎?”
“……”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影片直播正式開始,
“祖逖,字士稚,范陽郡遒縣人,東晉時期傑出的軍事家與民族英雄。
他出身於范陽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
祖逖早年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務。
八王之亂期間,祖逖率領親黨避亂於江淮地區,並在此擔任了奮威將軍、豫州刺史。
建武元年(317年),他率部北伐,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熱烈響應。
數年間,
祖逖成功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領土,使得敵軍將領石勒不敢輕易南侵。
他因功被晉朝封為鎮西將軍,
但也隨著戰功日益顯赫,
東晉朝廷開始對他產生忌憚。”
“太興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淵出鎮合肥,以牽制祖逖的北伐行動。
祖逖目睹朝內明爭暗鬥,國事日非,心中憂憤難平,最終也因憂憤過度而去世。
祖逖死後,朝廷追贈他為車騎將軍,其部眾由弟弟祖約接掌。
至此,祖逖的北伐大業功敗垂成。”
“祖逖少年時生性豁蕩,不拘小節,輕財重義,慷慨有志節,常常賙濟貧困之人,因此深受鄉黨宗族的敬重。
成年後,他發奮讀書,博覽群書,涉獵古今知識,時人都稱讚他有治世之才。
太康十年(289年),僑居陽平郡的祖逖被郡府舉為孝廉,同時又被司隸舉為秀才,但他都沒有應命。
後來,祖逖與劉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兩人關係十分融洽。
他們常常縱論世事,有時夜深還不能入睡,便擁被起坐,相互勉勵道:‘如果天下大亂,豪傑並起,你我二人應在中原幹出一番事業!’”
“‘聞雞起舞’這個成語想必許多人都聽過。
有一次,祖逖半夜聽到雞叫,他認為這是上天在激勵他上進。
於是,他叫醒了劉琨,說:‘此非惡聲也。’
隨後,兩人一同到屋外舞劍練武。
後人便用成語‘聞雞起舞’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
此外,祖逖和劉琨之間還有一個‘先吾著鞭’的典故。
當時,祖逖獲得朝廷任用後,劉琨對人說道:‘我枕戈待旦,志在剿滅逆虜,常常擔心祖逖會先我一步建立功業。’
意思是他擔心祖逖會趕在自己前面取得成功。
於是,後人在詩文中常引用‘先鞭’、‘祖鞭’等詞彙,以此來形容奮勉爭先的精神。”
“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亂爆發。
祖逖因其才能而受到諸王的重視,
他先後效力於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豫章王司馬熾等人,
歷任大司馬府掾屬、驃騎將軍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從事中郎等職務。
永興元年(304年),東海王司馬越擁晉惠帝討伐成都王司馬穎。
祖逖也隨軍出征,但在蕩陰之戰中戰敗,逃回洛陽。
惠帝被挾持到長安後,范陽王司馬虓、高密王司馬略、平昌公司馬模等人競相徵召祖逖,但他都不肯應命。
後來,司馬越任命祖逖為典兵參軍、濟陰太守。
然而適遇祖逖母喪,於是他選擇守孝不出,暫時放下了手中的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