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穿劉邦的野心,心知劉邦志向高遠,未來必成大敵。
於是,范增力勸項羽趁早剷除這一心腹大患。
為了實施這一計劃,他建議項羽邀請劉邦至鴻門議事,然後在宴會上趁機除掉他。
劉邦應約而來。
范增在宴會上多次暗示項羽以摔杯為號動手,但項羽卻因不忍之心而猶豫不決,沒有答應。
期間,范增還曾安排項莊借舞劍之名,伺機刺殺劉邦,但也沒能成功。
劉邦卻以出恭為藉口,成功逃離了宴會,返回軍中。
項羽的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讓他錯失了剷除主要敵手的良機,這也為日後他的兵敗身亡埋下了伏筆。”
霸王項羽的時空裡。
項羽抬頭,凝視著天空的光幕。
畫面裡的劉邦對他畢恭畢敬,一副老實巴交的模樣,看起來是那麼的弱小,那麼的無助。
再一環伺自己如今的處境,
項羽眼眸微動,嘴角露出一絲自嘲的微笑,輕聲呢喃道:“悔不聽亞父所言……”
……
“項羽佔領咸陽後,屠城數日,引發民怨沸騰。
他殺了秦王子嬰,焚燒了秦王皇宮,熊熊大火三月不息。
掠奪瞭如山般的寶物後,項羽滿心歡喜地準備衣錦還鄉。
謀士韓生曾勸他,關中富饒之地,可藉此成就王霸之業。
然而,項羽望著化為灰燼的秦宮,歸心似箭,只想早日返回江東。於
是,他下令撤離咸陽,回徐州建都。
這一決定,再次暴露了項羽短視的缺陷。
在得到楚懷王的許可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大肆分封諸侯。
劉邦被封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等,共計十八位諸侯王。
然而,分封剛剛結束,項羽便將義帝遷往偏遠的長沙郴縣,並暗中指使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在途中將其殺害。
這一不忠不義之舉,激起了各諸侯的強烈怨恨。
不久之後,齊、趙等地諸侯紛紛揭竿而起,叛亂不斷。
項羽的缺乏深謀遠慮、胡作非為,為他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當劉邦從漢中崛起,勢如破竹之時,屬於項羽的時代便逐漸落幕了。
但在落寞之前,項羽依舊拿未來的漢高祖劉邦,當了一回背景板!”
“彼時,隨著劉邦勢力日益壯大,
項羽與劉邦之間的‘楚漢之爭’,也終於迎來了全面爆發。
當初秦朝滅亡之時,各路諸侯各自迴歸領地。
公元前206年,
齊、趙兩地諸侯反叛,項羽率軍前去平叛。
但就在他專注於齊趙戰場時,劉邦卻趁機佔據了關中。
項羽久攻齊國不下,
劉邦又趁機號令五路諸侯兵馬共五十六萬大軍東攻楚國。
項羽聞訊後憤怒不已,但又不願放棄齊國戰場,於是決定與部下分兵兩路,自己親率三萬精兵急速救援彭城。
如此,項羽又迎來了自己另一場的封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