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宋的日常 (第1/3頁)
興霸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來是思文兄,子玉兄!」
黃尚轉過身,就見兩個學子策馬而來,也高聲回道。
在古代,直呼一個人的姓名,是大不敬,甚至是大逆不道。
名諱名諱,為什麼「名」之後要加個「諱」字,就是忌諱的意思。
黃裳表字晟仲,晟是光明、興盛之意,仲是居中之意,取這個表字,可謂期許甚大。
來者兩人,一名叫劉易,表字思文,另一位叫陳昇,表字子玉。
他們的馬匹都是自家豢養,比起黃尚租來的要神駿許多,很快來到身前,問道:「黃晟仲,我們的書,你可謄寫好了?」
黃裳家中貧寒,能居住在開封,哪怕日子過得拮据,也是需要不少錢鈔的。
錢鈔哪裡來,只能勤工儉學,替其他學子抄書所用。
實際上,能付得起錢抄書的,家境都很富裕,看上的其實還是黃裳的字。
讀著如此漂亮的三館楷書,耳濡目染,以後進考場時,多少能得到些提升。
字是很重要的,考官的第一印象就來自於字。
黃尚點頭:「已是好了。」
劉易聽了大喜,贊道:「那太好了,我就喜歡看你謄寫的書,鐵劃銀鉤,端正得就像刻出來的般,若不是知道你窮,我險些以為你是崇文院出身的了!」
陳昇聽同伴這麼會說話,有點不好意思,趕忙換了個話題:「晟仲,吃過飯了嗎?」
黃尚笑笑:「正要去。」
劉易大大咧咧的,只是看不起窮人而言,也沒有什麼更大的壞心,聞言道:「同行同行!」
幾人來到東十字街南的桑家瓦子,下了馬,擠入人流。
桑家瓦子這名字很古怪,其實就相當於古代的萬達廣場。
裡面說書唱戲、耍雜賣藝、相撲影戲、雜劇賣鮑,什麼都有。
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前去,從早到晚人頭攢動,場面異常壯觀。
之所以叫瓦子,也是因為玩鬧之徒忽聚忽散,猶如磚瓦。
來者瓦合,去時瓦解。
仔細想想,還挺確切。
不過檔次嘛,顯然不會多高。
劉易指明一個鋪子:「請兩位賞臉。」
黃尚和陳昇坐下,劉易一邊點菜,一邊點評。
他是讀過許多雜書的,又是個標準的吃貨,根據菜譜,不斷延伸。
從吳江的鱸魚,到江陰的刀魚,又轉到交州的玉冰燒,再到福建的紅鹽法,個個頭頭是道,等到上了茶,還聊起唐代貢茶龍鳳團茶和如今小龍團的差別來。
若非這裡僅僅是百文錢的平民檔次,單聽那天南海北的胡侃,還以為他們正在開封府最高檔的食府享用大筵。
陳昇露出無可奈何之色,黃尚卻是細細聆聽,將每個字都記下來。
在中國的飲食史上,兩宋確實是最好的朝代之一。
《東京夢華錄》中有記錄,宋朝的飲食五花八門,價格便宜,夜市之中,鵝、鴨、雞、兔、肚、肺、雞皮、腰、腎、雞碎、鱔魚包子等等,每份十五文,人來客往,買賣興旺。
如果多花上少許錢,還能買兩隻大閘蟹,喝一杯茶,相對於普通百姓每天收入約一百錢,價格十分親民。
不過看歷史記錄,終究不如親身體會。
這些都是時代的印記,生活的氣息。
在電視劇裡,是看不到這種吃飯細節的。
而諸天卻是一個個真實的世界,就不能如同空中樓閣,不食人間煙火,必須腳踏實地。
唯有如此,才能完美潛伏。
就在這時,桌上已經放了風爐,這在唐代時煮茶所用的器具,現在放入半鍋水,等水燒開,已經有被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