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第1/3頁)
孫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以為這是他真切的感激,他不止一次地在回憶錄談及此事,可見印象之深刻。我想,他晚年那麼認真寫回憶魯迅的文章,亦有報答長兄的心願吧?當人死後,才幡然醒悟,這是人生的悲哀。周作人&ldo;不知外事&rdo;的呆氣,由此或可略見一斑。但他後來於魯迅研究史料上所做的貢獻,我以為是功德無量的。歷代研究魯迅者,所得的資料,一是出自許壽裳,一是出自周作人。兩人關於魯迅早期生活的回憶文獻,如今已成珍品和經典之作。寫作此書時,我查閱周作人寫下的幾本著作,常有連連的嘆息。從某種意義上說,周作人已還了魯迅的債吧?他在心理上,也覺得對得起自己的哥哥。這筆歷史的舊帳,便在這樣孤寂的耕耘中,被了結了。
周作人筆下的魯迅,在晚年已發生了變化,他可以心平氣和地打撈歷史的舊跡了。他寫魯迅的故家,魯迅的青少年時代,魯迅的治學與創作,像一幅幅木刻,在黑白分明的時空裡,把已逝的歲月凝成了永久。他能用不動聲色的筆觸,寫生老病死,寫己身的苦樂榮辱,是隻有歷經滄桑者才有的境界。那一個個關於故土,關於求學的故事,寫得多麼典雅樸實。那裡幾乎沒有矯情,沒有偽態,在平靜的敘述裡,可以感到生命轉瞬即逝的無奈,亦有人性王國的超驗與恆常。如果不是周作人那麼詳細地還原了那一段歷史,我們也許永遠無法知曉魯迅背景的另外一隅。他把這位文化巨匠的衣食住行,以平凡的筆觸寫出,使我們知道了魯迅平凡中的超人的一面。有人說他是魯迅史料學的奠定者,當並不為過。這些史料與魯迅的思想是永遠也無法分開的一體。周作人實際上已成了魯迅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晚年的周作人談及魯迅時,本著兩個原則,一是把魯迅看成&ldo;人&rdo;,而不是&ldo;神&rdo;;二是不以先驗理性演繹作品的思想,而是找出&ldo;本事&rdo;,以史家的感覺狀寫客體。這是很聰明的做法,我以為是可取的。實際上,他只能,也僅會以此種方式從事魯迅史料的整理工作,舍此,便不是周作人。50年代至70年代,描寫魯迅的書,大多數如今已不忍卒讀,而惟有周作人等少數作品,還長留於世間,這是我們該感謝的。如今翻看《魯迅的故家》、《魯迅小說裡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那麼精美純粹的文字,讀起來常有悠然見真顏的快慰。
周作人的這些文字,多年來一直是我較喜愛的。我以為這是可信的歷史舊跡,既可看到魯迅生活的背景,又可見出周作人對哥哥的緬懷之情吧?周作人是個懂歷史與藝術的人,所以他的諸多回憶魯迅的文字,都是史學家最關注的內容。他從不寫不關主旨的無聊的東西,倒是對魯迅身上所隱含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的東西,頗為留意,一些重要的歷史之跡,均被勾勒出來了。例如魯迅生活過的&ldo;百草園&rdo;,他寫得詳細有趣,紹興舊俗與人情掌故,都在不動聲色中湧現了出來。與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他寫得也十分得體,可謂魯迅事實的最佳的注釋。魯迅在東京的學生生活,他描述得也很好,既無虛張聲勢,也無惡意。周作人對魯迅的治學歷史,也頗為清楚,他在敘述長兄在&ldo;補樹書屋&rdo;中抄古碑與逛書肆的文字裡,可謂將魯迅生活中人們難見的平凡而不俗的一面,還原出來了。讀著這些文章,我看到了周氏兄弟身上共有的文化氣質,在這裡感受不到所謂的神聖,感受不到正襟危坐的學究氣。那些文字都太平常了,可在這無聲的字句裡,我們卻可看出兩顆靈魂的默然的交流。在這種交流裡,兩人世界動人的一面都精彩地浮現了出來。
《魯迅小說裡的人物》,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20世紀50年代以後,對魯迅小說及現代小說的詮注,是沒有用過這類方式的。這很類似舊文人的箋注的擴寫,但無經學氣,也不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