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莊磨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行了。”
劍秋恍然大悟,於是跟著唸了起來。這套口訣毫無文意,原本對於常人來說更加晦澀艱深,難以背誦。
所幸的是劍秋本就沒有讀書識字,就算真的教他一篇經典文章他也是如背天書。如今只需要跟著唸誦,把字音斷句記清就行。反而比常人快了不少。
時間流逝,直到上午開飯時,劍秋已經勉強把這一百來字的口訣記下了前七十多字。
蕭默就讓他把這七十多字一口氣背誦出來。
劍秋言聽計從,立刻背誦起來。等背到第十七字時,劍秋突然感到頭昏眼花,呼吸急促。身子晃了晃幾乎昏倒。
蕭默連忙把他扶穩,解釋道:
“這是正常現象。這些片語拗口難念,有的片語說出來氣量時大時小,令你的身體無法適應呼吸頻率。
小師弟你才剛學習,體能不夠,容易出現噁心頭暈這些症狀。只需要勤加練習,症狀就可以慢慢緩解。”
劍秋點點頭,又開始重新背誦。蕭默一邊扶著他,一邊糾正他所背口訣中的錯誤。直到把一百多字的口訣全部讀完。
劍秋已經練得大汗淋漓,氣喘如牛。但忽然感到五臟六腑的運轉的越發流暢清晰,甚至能清楚的察覺到自己的心跳都更加有力。
“這就是練氣口訣的好處。其實修行的原理:就是透過經脈內臟等人體器官,將自然中的天地靈氣轉化為法力真元,再以各種法術的形式釋放出去。
只要你勤練不綴,內臟就會越發強壯,所儲備的法力真氣也越來越多。到那時,你就能夠真正施展法術了。”
劍秋聽得半懂不懂,但知道自己有了進步也十分高興。
等到吃飯時,白葉山人詢問劍秋是否已經開始修行時,蕭默回稟劍秋已經學會了七十多字的口訣。師兄弟們都予以鼓勵。
只是白葉山人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其實劍秋不知道,當年扶搖、吳亮只用了一個時辰就能夠熟背入門口訣了。
扶搖更是連續念動三遍方才體力不支。而一些真正的大才只需聽誦一遍即能熟記口訣。
以此相比,劍秋的天賦實屬平庸。
吃過飯後,白葉山人終於和他說了一句:“老七…”
…
過了半晌,劍秋才察覺師父在喊自己,連忙答應。
白葉山人搖了搖頭,說道:
“修行之道,猶如人生苦旅。無論天資如何,唯有耐得住數十年寒暑如一日的寂寞苦修,方能成器,望你謹記於心。”
劍秋如奉聖旨,恭恭敬敬的回答:
“師父,我記住了。”
白葉山人又道:
“為師即將閉關入定,無暇指導你練功。你大師兄法力最高,品行也好。這些時間,你就跟著大師兄修行。他的話,便如我說的話。你不可忤逆,知道了嗎?”
“弟子知道。”
白葉山人囑咐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從此以後,劍秋就開始跟著蕭默修行,蕭默為人穩重,教授起來絕不藏私。
他從入門口訣,到基礎的身法、招式、法術都一股腦的傳授給了劍秋。劍秋雖然學得甚慢,但漸漸的也有了一些成績。
春去秋來,秋去春來。不知不覺,劍秋已經在白葉山上學藝兩年。
兩年時光,雖然他仍是白葉山上的老末,但至少已經從一個坐井觀天的農家子弟變成了一個識字練武的修行少年。
直到這一天,白葉山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一百多個帶著兵器的漢子風塵僕僕的在山腳下停下腳步。
他們為首的是一個強壯得有些過分的大漢,寒冬天裡竟然把羊皮襖子敞開,露出裡面胸膛的面板。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