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 (第2/4頁)
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界戰略航道,馬六甲不用說了,這是中華民國最重要的航道。蘇伊士運河也必然要控制,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及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這些航道都必須控制。
要控制的航道一共確定下來是二十三條,包括美洲的巴拿馬運河。為了控制這些航道。中華民國立即與各傀儡政府簽訂一系列的協議。中華民國一般不直接控制那些明顯是其他國家主權的航道,而是透過借款來掌控這些航道。
如蘇伊士運河,就直接還給了埃及政府。但是透過借款給埃及,埃及日後每年都得還錢,而蘇伊士運河的收益也就將用於還利息。但是中華民國將在蘇伊士運河駐軍,並參與運河管理。
控制這些航道的主要目雖然是為了收錢,但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讓中華民國的船隻的透過沒有被阻攔的風險。同時可以攔截敵對國家的船隻,可以對其他國家施行禁運制裁。
另外重點控制各國輿論,於是中華民國大肆投資各國的報紙、電臺,以及電視臺。到時候想打誰,說他黑就是黑,說自己白就是白。戰爭理由也很簡單,扶持幾個恐怖組織,然後導演幾次恐怖襲擊事件。然後把芝麻大豆的事情無限的渲染,最後開打。打垮了,扶持一個傀儡政府起來,攫取該國的各種資產。
因此打垮了山姆帝國,中華民國也不愁沒有戰爭可以打。
而要扶持恐怖組織的地區,無外乎就是歐洲和南美。歐洲還有北歐小國的資產未被中華民國所掌控。而南山姆帝國家很多,此次戰爭不可能打他們。接下來對南美各國將掀起資產攫取行動。
願意妥協的南山姆帝國家,將不會被戰爭所波及。但是那些不願意讓中華民國攫取利益的國家,沒什麼好說的,直接扣一個支援恐怖組織活動的屎盆子。然後發動戰爭。
至於北美,這次戰爭可以解決問題。
大量的投資之下,中國財團在各國的資產總量暴增。而中華民國採用戰時生產模式,依舊限制很多商品消費。
因此在戰爭的同時,也依舊能夠維持對各國的投資和商品出口。
不過商品消費的限制放寬了很多,那些附屬國可以生產的商品基本上不限制了。大量的訂單交給了各個附屬國。
此時中華民國最大規模的生產,無疑就是造船業。儘管中華民國的商船很多,但是隨著中華民國的勢力擴張到了歐洲,以及將戰爭蔓延到美洲,大量的進出口的產生,需要的商船運輸能力將成倍增長。
因此中華民國的造船業不僅要製造大量的軍艦,還要製造大量的商船。中華民國還攫取了歐洲造船業,特別是英國的。
英國的造船廠很快就復工了,但是造船廠是中國的,也就是英國的工人能拿到點工資。
1934年全年,中華民國一共下水軍艦636萬噸,其中航母80艘。戰列艦30艘,護衛艦2000餘艘。
海軍規模空前增長。
海軍預備役被動員一空,而且人還不夠。很多海軍士兵都是新兵,甚至是從陸軍調過去的。
但這不是問題,人員到位後訓練上半年就可以作戰了。
中華民國5。5億的人口,加上附屬國那麼多的人口,足以輕鬆的支撐如此龐大的海軍的訓練和作戰所需的消耗。
1934年9月,中華民國再次發射了一顆人造衛星,這顆人造衛星的重量達到了1300公斤,並且將一頭名叫小飛的狗上了太空。
隨後中華民國宣稱,這頭狗狗成功的在太空存活了三天,然後服食了有毒食物後安靜的死去。
實際上這頭名叫小飛狗狗,沒上太空就因為隔熱材料問題。從而窒息而死。
這一年中華民國的材料學技術也突飛猛進,因為大量的研究資金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