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樣,星新一是著名的微型科幻作家,但他也寫過大量非科幻的微型小說。在內蒙古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和善的惡魔》中,這些作品都被收在一部&ldo;中外科幻小說選集&rdo;裡。米切爾克萊頓以科幻小說聞名,但他也寫過《旭日東升》、《十三勇士》這樣的現實題材作品。況且他所有作品的中譯本都冠以&ldo;當代國外流行小說&rdo;的名稱,而不是&ldo;科幻小說&rdo;。更加上,此君擅於寫以假亂真的科幻,與現實貼得很近。缺乏理工科知識的朋友往往分不清小說中哪些情節已經是科學現實,哪些還是幻想。於是,他的作品也常常冠以&ldo;高科技驚險小說&rdo;的名號。
《奪寶奇兵》是科幻片嗎?不是,是魔幻片。但因為它的製片人是盧卡斯、導演是史匹柏,此二人分坐科幻片導演中的一、二把交椅。於是便也有人把《奪寶奇兵》當成科幻片看待。
驚險片《007》系列是科幻電影嗎?有的是,有的不是。筆者在第五卷裡對迄今為止二十集《007》電影進行了劃分。
《衛斯理》系列是科幻小說系列嗎?《x檔案》是科幻電視劇集嗎?其實,這兩個系列裡面都包括科幻、魔幻、現實題材冒險作品三個部分。但因為它們中的科幻部分最出色,所以人們總把它們整體上視為科幻系列。
看到這裡,有的朋友或許覺得,這麼細緻的劃分根本沒有必要。他們的觀點是,什麼作品吸引讀者,作家去寫就是了,出版社出版就行了。問題是,當今時代讀者已經高度分化,一部作品&ldo;科幻&rdo;與否,不僅是藝術規律的真實性問題,也是讀者或觀眾的心理預期問題。你是一個京戲迷,當你路過一家劇院,看到廣告上寫著京劇《鍘美案》,買票進去後,發現卻是在上演評劇《鍘美案》,難道你不會要求退票嗎?
這個科幻定義最初與公眾見面,是在《北京日報》2004年4月四日文藝週刊上,記者的一篇採訪裡。文章題目為《科幻片 心中的驚嘆》,記者將筆者的話轉述為&ldo;只要是有超現實情節,又不涉及魔法,就是科幻片。&rdo;雖然只涉及科幻片,但也基本反映了我的科幻定義。而它完整公開地表述,是在《北京日報》2004年11月14日文藝週刊上,一篇名為《讓本土的幻想文學騰飛》的文章。科幻文藝研究者、科幻作家鄭軍從直觀上給科幻下個定義:在物質同一性原則下處理超現實情節的作品。所謂物質同一性,就是不涉及鬼神、巫術等超自然精神力量,小說裡所有情節都在物質運動的範圍內。
不過,這個定義在筆者的腦海里形成,並且逐漸明確下來,已經有幾年時間了。其間筆者也和一些朋友交換過意見。大家普遍覺得這個定義內容過於簡單。比如,為什麼不提到科學呢?筆者以為,定義的內涵與外延成反比。內涵越簡單,外延越廣闊。而其它科幻定義都失之於內涵過寬,結果把許多新穎的,或者邊緣的,小流派的科幻作品排除在外。
好了,現在就讓我們從這個簡單的內涵出發,去遊覽一下寬闊的科幻天地吧。
作品相關 《科幻講什麼?》簡介
《科幻講什麼?》是《科幻縱覽》的第一卷,也是整個科幻理論的入門書。它以題材分類為線索,介紹古今中外的經典科幻作品。如果將它單獨出版的話,它的讀者物件是那些關心科幻,但對它並不熟悉的朋友。
本卷不討論科幻的理論問題,僅為讀者提供一個基本視野,使讀者能在讀完這卷後,對科幻作品的內容有個基本瞭解。從題材入手,可以較方便地在科幻藝術的小圈子和社會大眾之間構築起話語聯絡。對於極少接觸科幻的朋友來說,上來就談科幻的創作規律和藝術價值,很難引起共鳴。
單從理論研究本身而言,科幻題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