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洗碗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麥凱思與他的局長同學閒談到&ldo;通古斯大爆炸&rdo;事件時,麥凱思特意向他的局長同學請教,現在的航天技術能不能主動控制小行星,使它定向墜落到地球的某處。他的局長同學也沒有多想,說基本上是可能的,但需要克服一些技術難題。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麥凱思從那一刻起,就開始制定一個計劃,也就是&ldo;通古斯計劃&rdo;。在這一計劃中,他設計國可以利用先進的太空技術,若無其事地控制住一顆小行星。在政治上需要時,讓這顆小行星&ldo;意外&rdo;地墜落在某處,讓這一處遭受嚴重的撞擊。這樣一來國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更不用面對國際輿論壓力,就可以將眼中釘除掉。
這一計劃也自然成為了國的絕密專案,國家情報總局為此制定了周密的保密措施。雖然接觸撞擊彗星試驗的人不少,但知道&ldo;通古斯計劃&rdo;的卻總共不超過200人。這些人都與國國家情報總局簽訂了嚴格的保密協議,如果一旦有意或過失洩露這一秘密,則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ldo;通古斯計劃&rdo;制定後,麥凱思首先利用自己國防部長身份的影響力說服國家航天局修改的彗星探測計劃,由觀測計劃改為撞擊計劃,從而檢驗探測器對星體控制著力點的準確性。透過真實的撞擊實驗,國航天局已經掌握了對星體指定位置的準確打擊。這好比打撞球一樣。如果你的擊球著力點能夠控制的特別好,就可以較為容易地將球準確擊落在目標落袋中。
在&ldo;通古斯計劃&rdo;中,兩年前的&ldo;深度撞擊&rdo;是其中的第一步,主要是測試撞擊器能否準確擊中天體表面的指定位置。撞擊結果讓麥凱思總統非常滿意,也更加堅定了他全盤推行&ldo;通古斯計劃&rdo;的決心。
在麥凱思總統的精心安排下,經過國國家航天局長時間的周密準備,第二次空間實驗又開始了。與上次不同,這次撞擊的目的是將彗星撞離軌道,以測試撞擊對星體軌道的影響力。
當然,彗星質量雖然輕,但僅憑物理撞擊,特別是質量非常有限的人造探測器的撞擊,是不可能使彗星的執行軌道有任何偏離的。在第一次&ldo;深度撞擊&rdo;中,那個質量近400千克的銅頭撞擊器在彗星面前,就好比是一隻蚊子去撞波音客機。儘管撞擊時有些&ldo;驚天動地&rdo;,但是彗星既不可能會因此而破裂,更不可能偏離原有軌道。
在現有的技術能力下,在撞擊器質量方面做文章,在成本上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把彗星撞偏既有執行軌道,方法有兩種,一是用核彈增大撞擊力,二是在彗星上支上一面太陽帆,用太陽風的力量實現軌道偏轉。
可迄今為止,這兩種辦法都是理論層面的探討,還沒有在實踐中操作過。同時,就這兩種方法來看,又各有利弊。前者操作簡單,但不僅發射時有危險,而且核爆時又容易使彗星破裂失去控制。後者雖然較為&ldo;綠色&rdo;,但操作複雜,成本非常高,見效也很慢。
麥凱思與智囊團商議許久後,覺得還是用核爆方式較好,於是在撞擊器中安裝了微型核爆炸裝置,以增大撞擊力。
1_06第一卷 末日 第六章 太空核爆
這是人類第一次將核爆技術應用在太空中,麥凱思在決策時猶豫了許久,但最終還是下了決心。畢竟,&ldo;通古斯計劃&rdo;的打擊效果實在是太誘人了。但是,麥凱思也清楚這種做法的冒險性,公眾如果知道真相後一定會有所爭議的。因此,他親自給&ldo;勇敢者&rdo;探測器要發射的撞擊器起了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內部代號,叫做&ldo;恐怖大王&rdo;,用在&ldo;通古斯計劃&rdo;中,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