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第3/4頁)
魯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耳。&rdo;……即入籠中,籠不更大,其人亦不更小,擔之亦不覺重於先。既行數十里,樹下住食,擔人呼共食,雲&ldo;我自有食&rdo;,不肯出。……食未半,語擔人&ldo;我欲與婦共食&rdo;,即復口吐出女子,年二十許,衣裳容貌甚美,二人便共食。食慾竟,其夫便臥;婦語擔人,&ldo;我有外夫,欲來共食,夫覺,君勿道之。&rdo;婦便口中出一年少丈夫,共食。籠中便有三人,寬急之事,亦復不異。有頃,其夫動,如欲覺,婦便以外夫內口中。夫起,語擔人曰,&ldo;可去!&rdo;即以婦內口中,次及食器物。……(《法苑珠林》六十一,《太平御覽》三百五十九)
※※※
〔1〕魏文帝即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曹操次子。操死,丕襲位為魏王。後代漢稱帝,國號魏。撰有《魏文帝集》。
〔2〕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宋聞喜(今屬山西)人,任國子博士。奉命注晉陳壽《三國志》,博採群書一百四十餘種,儲存不少文史資料。
〔3〕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北魏範陽(今河北涿縣)人,官御史中尉、關右大使。所撰《水經注》四十卷,系我國古代具有文學價值的地理名著。
〔4〕趙王倫之變趙王倫,即司馬倫(?‐301),字子彝。晉司馬懿第九子,晉武帝時封趙王。據《晉書&iddot;孝惠帝紀》載,永康元年(300)四月,趙王倫等&ldo;矯詔廢賈后為庶人,司空張華、尚書僕射裴頠皆遇害&rdo;。
〔5〕蕭綺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關於他節錄王嘉《拾遺記》事,參看本書第六篇。
〔6〕王導(276‐339)字茂弘,東晉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
出身士族,歷仕元、明、成三帝,官至丞相。
〔7〕《晉紀》《隋書&iddot;經籍志》著錄二十三卷,東晉幹寶撰。
記晉宣帝至愍帝前後五十三年間事。《晉書&iddot;幹寶傳》載:&ldo;其書簡略,直而能婉,鹹稱良史。&rdo;
〔8〕《搜神記》《隋書&iddot;經籍志》著錄三十卷,題幹寶撰。今本二十卷,系後人從類書中輯錄而成。
〔9〕《搜神後記》《隋書&iddot;經籍志》著錄十卷,題陶潛撰。陶潛(約372‐427),又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
〔10〕荀氏生平不詳。所撰《靈鬼志》,《隋書&iddot;經籍志》著錄三卷,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鉤沉》有輯本。
〔11〕陸氏據《三國志&iddot;鍾繇傳》裴松之注稱陸氏為陸雲之侄。
生平不詳。所撰《異林》,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鉤沉》有輯本,記鍾繇遇鬼婦事。
〔12〕戴祚參看本卷第13頁注〔29〕。
〔13〕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南齊範陽薊(今北京大興)人,官至長水校尉。他在數學、曆法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所撰《述異記》,《隋書&iddot;經籍志》著錄十卷,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鉤沉》有輯本。
〔14〕祖臺之字元辰。祖沖之曾祖父,東晉安帝時官至侍中、光祿大夫。所撰《志怪》,《隋書&iddot;經籍志》著錄二卷,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鉤沉》有輯本。
〔15〕孔氏指孔約,晉人,生平不詳。所撰《志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