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京元與進化材料 (第1/2頁)
火龍果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菌獸?工菌樹?孢子?
都是些啥玩意?
意思是那坨黏糊糊黑秋秋的玩意,其實是這棵樹生出來的?
還有散播孢子...這顆看起來像是樹的樹,難道不是樹,而是一顆蘑菇?
京元一陣琢磨,手持“木茄子”的柄,使勁揮舞幾下,發出咻咻咻的風聲。
說那麼複雜他是搞不懂啦,總之,這玩意似乎可以做成武器。
他想了想,拿出菜刀,對準“木茄子”上的一個位置使勁劈砍。
鐺——
宛如金鐵相交,菜刀與“木茄子”的碰撞,竟然迸射出些許火花。
“木茄子”的表面連個白印都沒留下,再看菜刀,被崩出一個小豁口,這麼硬麼?
京元伸出手指,從它的木柄一直撫摸到尖端,愈發覺得這像是一根紫的發黑的大茄子,只是比茄子更黑、更長、更硬,而且沒法塞進嘴裡吃。
它的尖端不是光滑的圓弧形,是一個尖銳的刺,非常鋒利,他試著往蟒蛇的屍體上扎,幾乎沒花費什麼力氣,就扎進蟒蛇的鱗片和蛇皮。
就是它的體積太大了,木柄有些短,拿著不方便,很容易脫手。
如果能給它加一個長柄,再想辦法打磨一下,憑這個硬度,倒是能製成一把很不錯的近身武器。
因為很像茄子,京元決定給它取名叫做“茄木”,手裡這根有一個刺的形狀,就叫“茄木刺”好了,非常通俗易懂。
有了茄木刺,他終於能繼續給蟒蛇開肚,透過連續打孔的方式開洞。
記得在哪裡看過關於郵票的一個小故事,說最開始的郵票都是一整版的,想要分成小塊,就必須用剪刀去剪,但是有一個人手邊沒有剪刀,他就用牙籤在郵票的空白縫隙之中,扎出一連串的小洞,非常密集,連成一條直線,這樣當他扎完所有的孔,輕輕一撕,郵票就被完整地撕下來了。
這樣連續打孔的技術,在現代都有很多地方在運用,例如捲紙,捲紙的每一格,就是用連續的小孔分開的,如此一來,人們就不會把紙撕的亂七八糟。
京元把這個知識運用到實際,他費了好大功夫,推動蟒蛇往側面翻一面,使它肚皮朝上。
蟒蛇是沒有胸骨的,人的胸骨和肋骨連線,使得胸腔閉合,而蛇類的肋骨是開啟的,可以隨意擴張以消化大體型的獵物,所以只要從蛇的肚皮插下去,就不會插到骨頭。
除去蛇頭的那一塊區域,蛇身一共11米長,他抱著茄木刺,每隔一點點距離,就使勁扎出一個孔。
他就像是一個打點計時器一樣工作,直徑約5厘米的孔在蛇軀上排列出一條連續密集的線,有些歪歪扭扭,但總體還算是直線。
之後,他把茄木刺扔開,雙手抓在那些孔洞,使出吃奶的力往兩邊撕扯。
雖然很艱難,但透過這種取巧的方式,他總算把蟒蛇的肚皮給撕開。
味道屬實有些沖鼻,連小白都被燻開了,視覺上的感官,給人的衝擊力也是極大的,好在京元有過和喪屍們面對面親密接觸的經歷,忍耐度比起從前提高了不少。
他遮蔽掉嗅覺,一路往下撕扯。
處理這條蛇,真是比殺它還要麻煩。
搞的體力消耗很大,才吃了午餐沒多久,他的肚子又開始餓了。
又過了半小時,他把蛇軀撕開了一半,蛇的食道,心臟,氣管,肺,都暴露在空氣之中,這些內臟透著難看的黑斑,就像是長期吸菸人士的肺。
快要抵達那個隆起的地方了,那裡是蛇的胃部。
當他撕開這一塊的肚皮,忽然愣住了。
這裡的確是蛇的胃不錯,他看到了在胃裡消化的殘骸。
但是那些殘骸不存在於胃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