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叭還是叭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靈魂的路 小雨失望地走回了 地裡。
小舅和小舅媽已經開啟了烤鴨盒子。
嗯?
(☆_☆)
我真該死呀 。
這哪裡是烤鴨 ,
這頓明明就是要做大菜包呀。
也怪自己 ,被眼睛欺騙了呀 。
這麼多盒子得裝多少隻烤鴨。
剩的盒子不能扔。
這是姥姥家一脈的傳承啊 。
看著地上滿滿噔噔被鋪滿了的盒子 。
土豆和茄子是被蒸熟的,
土豆提前搗成泥 ,主要在菜包中負責提供順滑的口感 。
茄子撕成了細條 ,一部分可以搗成泥 ,提供味道。
一部分可以和蒜泥拌在一起 ,加些醬油 ,就是一道冷盤 。
雞蛋和青椒混合著豆瓣醬 ,同樣蒸熟 ,變成了類似多孔 雞蛋羹一樣的醬料。
也有單獨用雞蛋炒熟 再加上豆瓣醬炒製出的雞蛋醬。
還有紅辣椒 青椒剁碎 ,
拌上蔥末薑末,
再加點醬油和醋 ,
點上些香油組成的酸辣調味汁。
拿起一張臉大的生菜,
把已經骨折的小白菜 香菜 蔥再掰骨折,放到生菜上,
米飯一勺,一點點的填補蔬菜之間的空隙 ,
土豆泥 茄子泥 雞蛋醬和酸辣汁攪混在一起 ,
像抹水泥一樣的把中間這段飯菜混合物變成一個實心的圓柱體 。
最後把生菜一卷 ,牢牢包裹住這個實心圓柱體 。
這樣一個手機長短,拳頭大小的菜包便誕生了。
菜包這東西有的地方也叫飯包 ,怎麼叫不重要 ,好吃就行了 。
一口下去 ,最外層的生菜彷彿一道薄薄的門板被撕裂,
然後,順滑的土豆茄子雞蛋醬的混合物讓口感變的絲滑,
但是很快,
牙齒就碰到了米粒和酸辣汁中的辣椒和蔥薑末,
最終,
作為支架的小白菜和香菜變帶給了牙齒阻力。
這叫一口三重勁。
而小白菜中獨有的鮮甜先對舌頭進行攻擊,
轉而 雞蛋醬和醬油的鹹味被品嚐了出來,
很快,來自各個食材的味道在味蕾中被一一體現,
最後,還是小白菜和香菜帶來的苦味被一帶而過。
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
一口吃完,路小雨連連點頭。
說實話 純從口感上來講 ,
路小雨還記得自己在北京吃過的連鎖店的菜包,
裡面還加了炸酥的黃豆 ,
這樣就又增加了一層口感 ,
路小雨覺得等黃豆下來以後可以試一試 。
事實上剛才的菜包屬於終極版,這滿地的蔬菜,可以搭配出不同組合。
把茄子加上蒜泥,澆上酸辣汁,就是涼拌茄子,一口下去,開胃健脾。
把土豆茄子和蒸好的雞蛋醬攪拌,用小白菜一挑,只辣不酸。
單獨用蔬菜和炒的雞蛋醬一起吃,就是傳說中的蘸醬菜。
還有最不講武德的一種吃法 ,
找一個大碗 ,所有想吃的東西放進去 ,
用筷子一攪 ,再拿一個勺子 ,
一碗路傢俬房拌飯就成了。
之所以能稱之為私房菜 ,
就是這玩意兒 只能自己家人前才敢這麼吃,
這一頓唯一讓人不滿意的地方 ,就是少了黃瓜和幹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