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一章 聖教至寶 (第1/2頁)
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南孔北孔的事蹟並非什麼秘辛,不只兩邊各自都有記述,在史書和方誌上也都記得清清楚楚。所以孔訥也沒法信口雌黃,只能原原本本道:
“事情還得從建炎南渡說起,那時金兵攻陷汴梁,擄走了徽、欽二帝,而後康王在應天稱帝,改元建炎,就是後來的宋高宗了。”
“之後,金兵繼續南侵,高宗一路把行宮從淮河移到了長江,又到了杭州,在那裡他傳諭所有淪陷區的官員儘快南歸。我們孔家自然也在其列。”
“當時的衍聖公是先祖第四十八世孫端友公,接到旨意後,他與族長孔傳公商議決定,舉全族之力護送鎮廟之寶南遷,免遭金兵擄掠,只留我祖端操公、端秉公等數人守護祖宅林廟。”
“之後,端友公與孔傳公率族人百餘名以及顏、孟、曾三姓族人,駕車套馬,扶老攜幼,惜別故土,最終護送鎮廟之寶到達臨安。覲見之後,宋高宗敕賜廟宅於衢州,這便是南孔的由來了。”
“此時,金國則把端友公的弟弟,我祖端操公視為孔門正傳,封端操公為衍聖公,端操公堅辭不受,次年病亡。此後,金國又強封了端操公之子,我八世祖孔璠公為衍聖公。”
“自此之後,天下便同時有兩位宗子,兩位衍聖公。這就是南孔北孔的由來。”孔訥嘆口氣道:
“再之後,南北衍聖公各有傳承,直到元朝滅宋統一天下後,南北分立的局面不可能再繼續了。當是時,南孔的第六代衍聖公孔洙公,雖為故宋衍聖公,但仍是南北公認的大宗之首,我們北宗也積極上書,請求皇帝徵召孔洙公載爵歸魯奉祀。”
“離開曲阜後,孔洙公便去大都覲見元世祖。入覲時,他接受了元世祖所賜的國子祭酒,兼提舉浙東道學校事,以及各種豐厚賞賜;對朝廷授予護持林廟璽書,也欣然接受,但婉言謝絕了歸魯奉祀。”
“這讓他倍感憂慮,經過兩個多月的深思熟慮,孔洙公決定運用先祖特有的中庸之道,以‘讓爵’之舉,阻止元世祖分裂孔子聖裔的圖謀,維護南北聖裔的團結和尊嚴。”
“他也深切感受到,一百六十年間祖庭的鉅變:當年留守闕里林廟的前輩族親飽受戰亂蹂躪,早已物是人非,跟南宗大相徑庭了。同時他也瞭解到,元朝皇帝讓自己這個南宗宗主入主北宗,是欲利用自己‘以孔制孔’,挑撥孔子聖裔陷於分裂。”
期間,他採林地之楷木,精心雕刻了孔子和師母亓官氏坐像。這兩尊楷木像高不滿兩尺,孔子長袍大袖,手捧朝笏,亓官夫人長裙垂地,形象生動。
“過去這段歷史,儘管你們雙方陳述各有立場,但大體還算靠譜。”朱楨淡淡道:“人家孔希魯也沒有否認,你的衍聖公有問題。人家只是提出一點,當初他先祖孔洙是忠臣不事二主,不願意做元朝的衍聖公,現在元朝已經亡了,大明可是我漢家天下,自然就沒這個障礙了。”
後來,魯哀公將孔子生前居室立為祭祀孔子之廟堂,這兩尊楷木像雕成後就供奉於此。
據說此木像乃子貢所雕。相傳孔子去世後,弟子們在墳前結廬服喪三年才揮淚惜別。但子貢仍然不忍離去,就在孔子墓旁築茅屋,又守了三年。
“……”孔訥一張臉青一陣白一陣,愣是一句話反駁不了。因為朱楨所說的孔夫子夫婦楷木像,就是他剛才陳述中,語焉不詳的‘鎮廟之寶’。
朱楨耐著性子聽完,兩句話把孔訥問的險些吐血。“本王說過有爭議了嗎?你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一番長篇大論之後,孔訥抬起頭來,理直氣壯道:“所以說我們北孔如今的衍聖公之位,不是自己搶來的,也不是從哪裡偷來的!而是南孔當年主動讓出來的,還是當今聖上親封的!不知到底有何爭議,南孔的人還要糾纏不清?!”
“他表示要繼承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