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鄔思道運籌帷幄助胤禛 (第2/8頁)
想失憶迷茫的老男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重和敬仰。"
曾柏蘊的分靈魂早就離開了行森大師的身體,他偷偷摸摸的找了一處隱蔽之地躲起來。當侍衛把行森的舍利子放進泥佛像裡時,曾柏蘊的分靈魂就迫不及待地進入行森大師的舍利子裡,在裡面“安了家”。
康熙二十五年,孝莊太后躺在病床上,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逐漸消逝。儘管她對康熙玄燁的成長和執政能力充滿信心,但作為祖母,她仍然擔心著他的未來。
康熙玄燁已經親政多年,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智慧。然而,孝莊太后深知政治鬥爭的複雜性和殘酷性,她擔心康熙會被人算計或誤導。特別是當她得知康熙贈予她“福”字以祈求長壽的背後,其實是曾柏蘊的指引時,她對這位老太傅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孝莊太后清楚地意識到,曾柏蘊這樣的高人,如果心懷異心,康熙玄燁可能難以察覺。她擔心一旦自己離世,曾柏蘊會利用他的智謀和影響力,給康熙帶來威脅。因此,她希望曾柏蘊能在她之前離開人世,以免他成為康熙的隱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自從在湖南的分支族人來到京城參加會試,得知江西嫡系曾氏叔父曾柏蘊在京城當帝師,心中便湧起一股希望和期待。他決定前往拜訪這位家族中的長輩,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指引和幫助,甚至透過他的關係一舉高中。
然而,當他見到曾柏蘊時,卻發現這位叔父的態度並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樣熱情。相反,曾柏蘊對他表示出深深的憂慮,並告訴他:“朝廷的科舉水太深,其中的權力鬥爭和利益糾葛錯綜複雜。即使你有才華和能力,也未必能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曾柏蘊接著說:“我建議你會試結束後儘快回到湖南去,不要留在京城。伴君如伴虎,一個不小心就會給整個家族帶來災難。我們曾家已經經歷過太多的風浪,不能再冒險了。”
聽到這些話,他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樑上升起。他原本以為透過曾柏蘊的關係可以輕鬆地獲得成功,但現在看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他意識到,京城的官場並非他所能輕易涉足的地方。
曾柏蘊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又補充道:“我們曾家一直秉持著‘讀書不為考取功名,只為明理’的家訓。這意味著我們要追求真正的學問和智慧,而不是僅僅為了功名利祿。只有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最後,曾柏蘊鄭重地將一份《曾氏家訓》交給他,並囑咐他要牢記其中的教誨。這份家訓詳細闡述了曾家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強調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性。它告訴族人們,讀書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功名,更是為了明白世間的道理,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家訓也提醒族人,除非國家面臨重大危機,否則不應輕易入京為官。
拿著那份沉甸甸的家訓,他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思考。他意識到,雖然自己渴望功名,但更應該堅守家族的價值觀和家訓。或許,這次京城之行並不是為了追逐一時的榮耀,而是一次成長和反思的機會。
曾柏蘊的族人才剛剛離開,孝莊太后的人便匆匆趕來,宣召曾柏蘊進宮面聖。曾柏蘊急忙入宮,來到孝莊太后面前,發現她的精神狀態似乎不太好。他恭敬地跪下,說道:“老夫拜見太后,不知太后宣我進宮所為何事?”孝莊太后微微抬起手,指向案桌上的福字,語氣平靜地說:“這是你教玄燁寫的字吧!看來你知道的東西太多了,我大限將至,我很不放心你,你說怎麼辦才好?”
曾柏蘊聽到這話,心中一沉,但他很快恢復了鎮定。他手指輕輕做了一個手勢,然後微微一笑,說:“老夫掐指一算就知道了,既然太后不放心我,無非就是想要我性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的聲音堅定而從容,彷彿早已預料到這一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