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0頁 (第2/2頁)
魔性滄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我們便就知道,鯀是把帝之花園土,給偷了,拿去堵洪水……
這就相當於,93年我家這邊發洪水時,跑去把袁教授的試驗田之土偷來,麻袋打包,往洪水裡扔一樣。
息壤一定是在高處,是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不然在那個時代,早就被沖沒了,洪水來了,也不會以此論罪。
先不談對錯,挖了息壤填洪水這個行為在上古,一定是作死的。
事實的確如此,鯀被羈押到羽山之郊,然後被帝派祝融明正典刑了。
那麼這個帝,到底是誰呢?鯀又為何如此作死,跑去拿息壤填洪水了呢?不知道這麼做會死嗎?為何不待帝命?
除山海經外,最早記錄鯀的是東周的《尚書》,整理者為孔子。
太佔字數,非常晦澀,我就不貼原文了,《史記》也記載了這段內容,完全繼承堯典,並添了一些,整理者為司馬遷。
我將尚書和史記統合,直接大概翻譯一下儒家的說法。
大意為:洪水滔天,下民都在呼喚著如何解決,帝堯向大家徵詢派誰去治水,擔任『工師』之職位。
工師即百工之長,你們可以理解為工匠的最高長官。治水這事,肯定是工匠們的任務,所以當時任命工師,就是治水總督。
讙兜氏推薦共工氏擔任,這時候讙兜氏族還不是四罪。但到底是不是堯的兒子丹朱一系,我不確定,姑且只當做是堯的心腹一族。
對於舉薦共工氏,堯直接說不行。
帝堯評價共工花言巧語,陽奉陰違,貌似恭敬,實際上對上天輕慢不敬。原文(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