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蟆想和越野吉普車。
張遼拖著病軀,無聊地望著床腳生鏽的長戟。就是這杆長戟,曾陪著他和八百勇士殺進十萬人的敵營。而現在,自己病了,這杆長戟只能和自己一樣寂寞地躺在角落裡,任憑灰塵落在上面。要是不生病,自己也許還能挺著長戟殺到南岸,再來一個翻版的“逍遙津大戰”———想起逍遙津之戰,張遼感覺自己的病情好像輕了一些。
臨船,曹休在那裡指手畫腳地發號施令。曹休有什麼了不起?武功,謀略,統統不如張遼,他就是有一個方面能勝過張遼:他是曹操族子,單憑這一條,張遼奮鬥一輩子也超不過他,雖然這時曹休是一個鄉候,而張遼是一個縣侯。可是,曹休督諸州郡二十餘軍,張遼只督其中之一而已!三年前,曹操倚重了三十年的于禁帶領七個軍團,一下子全都投降了關羽,這件事情,掃除了曹操對外姓將領最後的一點信任———何況張遼是個降將———雖然他是逍遙軍神。
也許,作為一個軍人,張遼該滿足了,然而,作為一個英雄,他還向往更廣的戰場。無力舞戟廝殺,無權運籌帷幄,只能貓在病榻上,這一次出征,張遼感覺自己只是一個道具,是用來威懾東吳的。吳將呂範被打敗了,戰鬥毫無懸念地屬於魏國,大家都在歡呼勝利,整個長江都沸騰了。張遼卻什麼也聽不到了,昏迷中,他挺著長戟,喊著:“雁門張遼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直衝十萬孫吳大營。
《三國演義》
第八十一回“難張溫秦宓逞天辯,破曹丕徐盛用火攻”,寫曹丕帶著張遼親征東吳,張遼與吳將丁奉一照面,就被其一箭射中其腰,幸虧徐晃把他救走,魏軍大敗,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歷史的真實是這樣的:曹丕並沒有親征,魏軍領頭的是曹休;吃敗仗的是東吳呂範,而非曹魏。至於張遼,也是抱病上崗,病情加重,最後死在江都,當時絕無可能上戰場。如果張遼能上戰場,和丁奉照面,誰被誰一擊而中還真說不定呢!
在從江陵回江都的船上,張遼已經聽到了死亡的腳步聲隨著長江流水傳來。逍遙軍神,真心英雄,就這樣被死亡召喚。
①:公元221年,曹丕接見張遼,親問七年前張遼逍遙津破吳時的過程,張遼述說過後,曹丕向左右嘆息道:“張遼簡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是周宣王時的徵邊大將,徵夷功大,曹丕用召虎來稱述張遼功績。“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出於召虎之口。
第七章 三國“快男”于禁
* 繞著彎子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于禁就是幸運的“曾軼可”。
* 當一個人把活著作為第一選擇時,他是不是捨棄了很多比活著更有意義的東西?
* 整曹植,整曹洪,整魏諷,整丁儀,曹丕都有絕招,但是都遠遠不如整于禁來得有藝術性。
于禁悼詞
于禁,?年出生,221年因病去世。泰山巨平(今山東泰安)人,官至左將軍,封益壽亭侯,諡號厲候。于禁在194年投奔曹操,成為曹魏集團的萌芽力量。破黃巾,討呂布,攻張繡,于禁所向無敵,官渡之戰立奇功,成為曹魏集團的骨幹。于禁以法家思想治軍,殺氣騰騰,持軍嚴整,降服故友昌豨後又以法斬之,曾帶領數十人奉命解除朱靈軍權。219年,關羽包圍樊城,于禁率七軍馳援,遭遇漢水氾濫,向來以軍法嚴格要求別人的于禁,放棄抵抗而投降,關羽敗逃後,于禁滯留東吳,221年,于禁被孫權作為“效忠”曹魏的道具,引渡回國。曹丕以“于禁降敵,龐德義死”的高陵畫像羞辱他,他因此發病而死。
以法立威名,時窮節全失,
成敗亦偶然,英雄皆傳說。
一 三國“快男”
《三國演義》裡的超級菜鳥———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