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 (第1/2頁)
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晨陽光正好,李節再次來到大本堂,不過還沒等他坐下,卻沒想到朱標派人召他前去議事,這讓李節也是一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黃子澄該不會真的去找朱標告狀了吧?
帶著心中的疑惑,李節也快步來到文華殿,春和宮是太子的住處,大本堂是讀書的地方,文華殿則是朱標平時處理政務,接待大臣的地方。
李節進到殿中後,也立刻看到了正在處理政務的朱標,雖然他只是太子,但朱元璋早早的就開始讓他接觸政務,現在朱標也幫朱元璋分擔了相當一部分政務。
“參見太子!”李節上前行禮道。
“不必多禮,今日召你前來,是製作千里眼的作坊那邊出了點問題,所以想問一下你的意見。”朱標立刻放下手中的奏摺笑著向李節道。
上次李節獻上千裡眼後,朱元璋立刻下令設立一座專門的作坊製作,準備讓軍中的將領都裝備上,畢竟這東西在軍事上的用途可太大了。
“千里眼有什麼問題嗎?”李節聞言也急忙追問道,原來不是黃子澄告狀,不過他若真有膽子告狀的話,李節倒是會高看他幾眼。
“千里眼倒是沒什麼問題,只是卻缺少原料,也就是玻璃,朝廷雖然向一些胡商訂購,但數量太少,根本無法滿足需求。”朱標說到玻璃時也皺起眉頭。
大明不產玻璃,有需要只能從胡商那裡訂購,可玻璃的產地太過遙遠,以前玻璃製品都是當做奢侈品,需求量也不大,現在想要大量訂購,胡商根本供應不上。
“果然如此!”李節卻是心中暗笑,之前劉義說造鏡子就找不到玻璃,當時李節就已經猜到朝廷在製作千里眼時,肯定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所以他也想好了對策。
“殿下,玻璃的燒製並不複雜,而且玻璃的用途廣泛,光靠從外界購買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臣以為,應該建造專門的玻璃作坊,讓我大明自產玻璃,這樣才不會受制於人!”李節開口建議道。
“自產玻璃我也想過,可是咱們大明並沒有燒製過玻璃,也不懂怎麼燒製啊?”朱標再次皺起眉頭道。
“殿下,玻璃的產地在極西之地,許多色目人的老家就在那裡,我相信只要朝廷下達榜文,肯定有懂這方面的色目人願意應徵的!”李節再次笑著建議道。
當初蒙元重用色目人,所以有許多色目人在中原定居,後來朱元璋驅逐蒙元,少部分色目人跟著蒙古人逃到了草原上,大部分卻成了大明的俘虜,而朱元璋對這些色目人也沒什麼好感,於是許多色目人都被貶為賤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色目人只是一個統稱,他們中有些來自中亞,有些來自西亞,有些甚至來自歐洲,比如與李節一起上天的那個馬哈麻,他們一家就來自東羅馬帝國。
當初馬哈麻的父親帶著他們兄弟來投靠蒙元,結果走到甘肅時,就被大將軍馮勝給俘虜了,不過馮勝倒是慧眼識珠,與馬哈麻的父親交談後覺得對方是個人才,於是就將他們一家獻給朱元璋,這也使得馬哈麻的父親擔任了回回司天監的監正一職。
“有道理,我倒是忘了這幫色目人!”朱標聞言也眉頭一展道,其實這也不怪他,自從朱元璋奪得天下後,處處都要求恢復華夏正統,除了像馬哈麻這種少數的色目官員外,朝堂上再也沒有色目官員,所以朱標也根本沒想到啟用色目人。
“敵有所長,我有所短,我大明居於天下之中,當有海納百川之心胸,取長補短方為善!”李節滿嘴跑火車的拍馬屁道,反正腳下是個球,哪怕說南極是天下正中也沒問題。
“此言有理,我立刻就讓人去辦!”朱標聞言也連連點頭道,這點小事根本不用稟報朱元璋,他這個太子就能做主。
談完了正事,朱標又問起李節這幾天在左春坊的情況,特別是關於兩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