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力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慨萬端。他在發表於臺灣《中國時報》上的一篇手記中這樣寫道:
當我們的車隊在8月22日凌晨踏過約旦和伊拉克交界的邊境、離真正的
自由之地還有數公里之遙時,我突然害怕這個垂成的自由希望在最後關頭破
滅。所以當看到自己人沿著車隊找到我們並喊著&ldo;你們自由了! 你們安全了!&rdo;
時,我的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回想過去10 多天的日子裡,幾度被伊拉克的
士兵用槍頂著肚子、脊背,眼看著辛苦經營的工程不保,整日裡受戰火、槍
炮威脅,所有感觸都在一剎那間湧上來,一幕幕膽戰心驚的畫面又在腦中出
現。這18 天,就像一場噩夢。8 月2 日,鑑於科威特的危險局勢,中華
工程公司駐科威特經理丁光渝打電話給臺灣&ldo;外交部&rdo;駐科威特代表葛延森,
問起有沒有撤退勞工的計劃。葛回答說&ldo;沒有&rdo;。丁光渝問:&ldo;對這裡的勞
工兄弟的處境如何考慮?&rdo;葛延森說:&ldo;我這個辦事處也不是正式的政府機
構,力量有限啊!&rdo;&ldo;那怎麼辦?&rdo;&ldo;我現在也自身難保,只好請各位自求
多福了。&rdo;
當在科勞工的生命安危繫於一髮之際,臺灣&ldo;外交部&rdo;的葛代表竟然採
取漠然置之的態度!當丁光渝放下電話,把這一答覆轉告大家時,群情激憤,
焦急、失望、憤怒、沮喪人們心情更加沉重。&ldo;怎麼辦?&rdo;經過開會研
究,並向公司總經理報告,儘快做好準備,安排撤退。
局勢越來越危險了。劉正瑞又為隨隊來的家眷發愁,要想個辦法把她們
送到安全的地方。到哪兒去好呢?&ldo;對,找中國大使館!&rdo;第二天,他找到
中國大使館。畢竟是骨肉同胞,使館人員立即熱情答應提供幫助,將大部分
勞工接到使館商務處住了下來。
臺灣&ldo;外交部&rdo;代表葛延森早已自己逃跑了,臺灣方面又始終沒有撤退
計劃傳來,形勢越來越緊張。在此情況下,劉正瑞透過中國駐科威特工程公
司向中國大使館探詢&ldo;能否幫忙撤退&rdo;。中國使館向國內請示,得到的答覆
是:&ldo;盡力照顧好臺灣同胞,撤離時要優先照顧。&rdo;當劉正瑞將此訊息告訴
大家時,臺灣勞工們一片歡騰。在這孤立無援、求助無門的情況下,祖國大
陸伸出了援助之手,有些人激動得哭了。
撤退時間定於8 月18 日,路線是從科威特經巴格達再到安曼,這是伊拉
克政府唯一開放的線路。大家立刻分頭準備。後來,由於工程方面的一些事
情沒有處理完畢,一直拖到20 日,車隊才跟隨中國使館的撤退隊伍一起出
發。這次撤退,中華工程公司技術人員及家屬共136 人。中國大使館給每人
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使館的人員還表示,如果到安曼後搭機返臺有
困難,可安排他們先乘中國民航飛機到北京,然後取道香港轉赴臺北。對這
種無微不至的安排,臺灣的勞工個個感激萬分,提出要以重金酬謝。使館人
員堅辭不收。他們說:&ldo;我們是一家人,骨肉同胞情誼難以用金錢表達。&rdo;
經過長途跋涉,走了三天兩夜,車隊於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