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第1/2頁)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工廠為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公路使他們不再與世隔絕。但同樣重要的是小報、收音機和電影等新的傳播工具,它們使書籍和旅行這類舊的傳播媒介黯然失色。由於西方化越來越依靠的不是牛津的大學和巴黎的沙龍,而是對鄉村廣場上不識字但卻反應迅速的群眾大聲播送訊息的喇叭,西方化已獲得了巨大的推動力。為了動員民眾支援革命綱領,新的政權和新的領導人已開始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類傳播工具。納賽爾總統說,&ot;的確,我們的人民大多數還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數加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機改變了一切。……今天,人們在最偏遠的鄉村也能得知各地所發生的一切,並作出自己的判斷。領導人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樣統治國家。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世界裡。&ot;
納賽爾所說的&ot;新世界&ot;正在全球形成。這一點可從。紐約時報,的下面這些標題中看出來‐‐這些標題還可以無限地增加,因為世界各地的報紙上每天都有大量標題出現:
電視的影響在日本擴大。整個文化受到了2000萬臺電視機的影響(1967年8月17日)。
西貢姑娘的服裝樣式正在改變。少女們用超短裙代替了襖代(1969年3月31日)。
巴庫的生活符合蘇聯的模式。亞塞拜然的首府顯示出標準化的影響‐‐舊秩序正在消失(1960年10月16日)。
學生要刷牙。埃及為學校免費提供牙刷和牙膏(1960年4月22日)。
民間音樂在肯亞衰頹。正式的研究表明藝術園西方的方式而失去原有的價值(1959年11月8日)。
牧童上了開羅的電視,孩子們非常喜歡看。但父母們卻為節目的效果而煩惱(1962年11月25日)。
中國的民間藝術遵守黨的路線。文化成為藝術家破舊創新的武器(1960年9月25日)。
巴布亞人離開石器時代。荷屬紐幾內亞的高地入採用了鋼鐵工具,停止了戰鬥(1960年7月1日)。
外蒙古試圖趕上20世紀的發展。教師在領導改變遊牧民的運動(1959年8月3日)。
如果回想起僅一個世紀以前,所有的穆斯林實際上都非常瞧不起異教徒的基督教世界,確信那個世界中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他們注意,那麼,這些標題的意義會變得很明顯。同樣,1793年,中國皇帝斷然拒絕考慮同英國發展更密切的關係,因為&ot;那裡沒有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我們從不重視那些古怪的或者精巧的東西。……&ot;今天的情況正好相反,世界各地所有的人不僅渴望得到這類&ot;古怪的或者精巧的東西&ot;,而且,如上述標題所表明的那樣,還渴望得到現在通常稱之為&ot;文明&ot;的其他東西。這表明了歐洲的成功即現在通常稱之為現代化程序的廣度和深度。現代化這種說法比歐化&ot;或&ot;西化&ot;的說法更可取,因為改革的推動力儘管歸根結底起源於歐洲,但今天,除來自歐洲外,還來自美國、蘇聯甚至中國。
不論採用何種說法,其根本的一點是,世界各地的社會如今正在或多或少地受到這種不可阻擋地向前發展的改革的影響。於是,自然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正在政治領域中發展的區域性自治是否會因上述標題所表明的全球同質化過程而無效。有些人堅持認為,由於各種極其不同的本土文明的殘餘影響,同質化永遠不會是完全的、包羅永珍的。有人提出,儘管工業化在迅速擴大,但今天日本工廠的社會組織完全不同於蘇聯或美國工廠的社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