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悔人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爺子一句話就把朱高熾和朱高煦兄弟倆搞得是相當難受,朱高熾那邊怎麼樣朱瞻壑尚且不知,但自家老爹這邊他還是知道的。
在封建時代,但凡是涉及到錢這個問題那就繞不開一個部門,這個部門名叫戶部。
永樂年間,戶部尚書名為夏原吉。
但凡是對永樂年間的這段歷史有所瞭解的話,那大多都會知道夏原吉這個人。
夏原吉,字維喆,洪武二十三年科舉出仕,入中書省;建文元年,遷任戶部右侍郎;永樂元年,明成祖(太宗)繼位,任戶部尚書。
夏原吉一生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朝,政績卓著,無論是永樂盛世還是仁宣之治,他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只是針對於史書而言。
對於永樂朝的官員來說,夏原吉最大、最顯著,也是最為人頭疼的特點只有一個。
扣!
哪怕在後世,夏原吉也是公認的政績卓著,而且在理財方面極為擅長,甚至還被譽為明初經濟改革的倡導者。
但是,一般來說理財擅長的都有一個特點特別不招人喜歡,那就是扣。
就比如說,後世很多家庭都是女人管錢,每當男人要錢的時候大多都是一句話:沒有。
只有在明確的知道男人要辦正事兒,而且錢是不可不花的時候,女人才會痛快的給錢。
這其實不是什麼缺點,有這種人的存在能夠讓一個自制力不是很好的人存下很多錢,但在該花的方面人家也不會猶豫。
夏原吉就是這種人。
每當某個官員上奏申請錢財,用於某方面的支出時,夏原吉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沒錢!而且不管你要把錢用在什麼地方,第一個回答永遠都不會變。
拿不到錢,奏請的官員自然是不會罷休的,只能一遍一遍的上奏,一遍一遍的去找夏原吉。
在這個過程中,夏原吉先會給你一個你沒有辦法接受的數字,然後再一點一點的增加。
最後,比如說最開始申請一百萬兩,結果被批下來的就只有六十萬,甚至是五十萬兩。
但是錢都給了,事情你不能不辦吧?這樣一來就花了最少的錢也把事情給辦了。
這麼說吧,永樂年間已經趕上了小冰河期的前沿,天災較之以前的幾個朝代來說已經很多了,而且除了天災之外,永樂年間的起義也很多,可以說每兩三年就會有一次。
想想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時常要賑災,還要鎮壓農民起義,這個花費是很大很大的。
除此之外,修編《永樂大典》、遷都順天和讓鄭和下西洋這三樣事情更是吞金巨獸。
在這樣的情況下,永樂一朝還能被稱之為盛世,統管戶部的夏原吉出了多大的力氣就可想而知了。
就算是把這些都拋開不談,歷史上朱棣臨終之前的最後一句話也能證明夏原吉是有多麼的重要。
這句話是:夏原吉愛我。
不過,夏原吉的出色對於其他的官員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兒,尤其是對現在的朱高煦而言。
兩天跑了四趟戶部,還不算每次早朝之後朱高煦都會攔住夏原吉一頓掰扯,實在是讓朱高煦覺得很是煩躁。
“您生什麼氣啊。”
朱瞻壑一邊給父親倒茶,一邊笑著說道。
“對於夏原吉來說那不過是他的本職工作,而且人家也不是純扣兒,人家是要把錢花在真正要花的地方。”
“什麼叫該花的地方?給陣亡將士撫卹不是該花的地方嗎?”
見自己的兒子也幫著夏原吉說話,朱高煦頓時就炸了。
“每個陣亡將士給米五石,麻一匹,這個數字多嗎?這可是太祖高皇帝立國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