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悔人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口中說出這種話,通常來說是很難以想象的,但若是這話出自黑衣妖僧姚廣孝之口,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個如今是僧人,老師卻是道士,而且還精通三教,與釋道儒各家領袖都有不錯關係的人,你說他是個僧人?
不是不能這麼說,只是這麼說有些不太妥當。
“那老和尚你呢?”朱瞻壑把手中的犍稚一扔,直接癱在了蒲團上。
“直接和間接死於老和尚你手上的人也不少吧?這就是你出家的理由嗎?”
“不對,那些事兒是在你出家之後才發生的,那你這算什麼?”
說著,朱瞻壑的嘴角翹了起來:“罪加一等嗎?”
姚廣孝聞言微微一笑,但卻並未作答,而是敲起了面前的木魚。
朱瞻壑見狀不由得撇了撇嘴。
雖然姚廣孝沒說,但朱瞻壑也多少知道一些。
這個人,表面上是僧人,實質上有這釋道儒三家的精髓,但卻不能被歸類到任何一家去。
人的一生總是要瘋狂一次的,而當初給老爺子戴白帽子就是姚廣孝的瘋狂。
他這個人不說是無慾無求,但也差不到哪裡去,他一生的目標都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所在。
靖難?說是謀反,但對於姚廣孝來說那隻不過是體現自身價值的一條路而已,他對權勢並沒有興趣,不然的話他早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瞻壑。”
就在朱瞻壑與姚廣孝都沉默下來後沒多久,朱高煦的聲音響了起來。
“高煦見過道衍大師。”
和朱瞻壑的沒規沒矩不一樣,哪怕是自大如朱高煦在面對姚廣孝的時候也是恭恭敬敬的。
“漢王殿下客氣了,貧僧當不得。”姚廣孝當即還以佛禮。
除了要體現人生價值這一點外,姚廣孝倒還真的像極了一個僧人。
不驕不躁,不貪戀權勢,也不喜好金錢,更不會憑著自己靖難第一功臣的事情而藐視任何一個人。
“瞻壑,伱來這裡做什麼?”和姚廣孝打過招呼之後,朱高煦就看向了自己的兒子。
“回家吧,哪怕是回莊子裡也行,現在你不應該在這裡。”
“不回!”朱瞻壑直接一擺頭,撿起了地上的犍稚,開始敲起了木魚。
“孩兒在北征一事上殺孽太重,要是不好好贖罪的話死後是要下十八層地獄的。”
……
朱高煦滿臉黑線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反應和姚廣孝不一樣,但在想法上卻是如出一轍。
“漢王殿下。”就在朱高煦準備再次開口的時候,姚廣孝卻是打斷了他的話。
“世子有心禮佛,這是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