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悔人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不敢。
相比武將,文臣更加註重名聲,也更加註重身後名。
他楊榮今日要是敢誇下這個海口,未來滿清入關之後他,包括他的後人就會被拖出來批判!
“楊大學士也無法保證吧?”朱瞻壑嘴角翹起,一種名為得意的情感已經充斥在他的表情和語言裡。
倒不是朱瞻壑的情緒控制能力太差,這實在是人之常情。
雖是兩世為人,在心智、理性上遠超常人,但他前世不過是個普通人,現在他面對的又是誰?
楊榮!被銘記在史書上的內閣三楊之一!是歷經建文、永樂、洪熙和宣德四朝的猛人!
“其實楊大學士倒也不必這樣。”到底還是明朝的功臣之一,朱瞻壑也沒有把話說得太重。
“其實以仁治國是沒錯的,這是我們漢家天下的包容和仁慈,但縱觀歷史,無論是何時代,這些番邦蠻夷直到最後對我們漢人都從未有過半分仁慈。”
“魏晉時漢人被當做兩腳羊,金人入關給趙宋帶去了靖康之恥,至今都讓所有漢人不堪回首,就算這些都不提,在蒙元統治下的漢人過得又是何等生活?”
“十戶人家一把菜刀,還要交給蒙元人看管,漢家兒女娶妻要先送給蒙元人‘品嚐’,以致每戶人家的第一個孩子都會溺死,不管孩子的父親到底是誰。”
“現在我漢家兒郎翻了身,重新宰執這天下,難道還要重蹈覆轍,再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重受此等侮辱嗎!?”
說完,朱瞻壑轉向朱棣,拱起雙手,滿臉正色。
“是以,孫兒建議,殺賊寇!築京觀!以正漢室之威!”
朱瞻壑那尚帶稚氣的話語在這空曠的草原上迅速消散,並未傳出多遠,但卻震撼著每個人的內心。
包括朱棣,包括楊榮,包括朱高煦,也包括那些被按在地上的兀良哈人。
京觀,這是個很遙遠的詞彙了。
不,應該說對漢人來說已經是個很遙遠的詞彙了,因為在漢家文化裡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築過京觀了。
但是,說起來有些可笑,漢人被築京觀的次數可不少。
隋時,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失敗,高句麗將隋軍將士的屍骨築成京觀,直到貞觀五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到高句麗交涉,這才拆毀了京觀,收拾隋軍骸骨,祭而葬之。
986年遼軍在莫州打敗宋軍,將宋軍屍體築京觀。
到了蒙元時期,被西方人稱之為“上帝之鞭”和“懲戒世界”的蒙古騎兵橫掃歐亞大陸,所過之處雖然不能說是處處京觀,但也不在少數了。
哪怕是心中帶著民族融合思想的朱瞻壑,在面對這種場景時也難免有些忍不住。
要知道,有些人,有些民族,在經歷文化同化之前你就只能對他們來硬的。
就好像唐朝時期突厥的頡利可汗。
前腳他可以南下入關,直至渭水,逼得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斬殺白馬,訂立渭水之盟。
後腳他就可以在李靖的押解下進入長安,在宮中的宴會上載歌載舞,成為名動一時的長安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