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是,這個衛人在荀國那邊過得並不開心,甚至可能早就想要逃離,苦於沒有找到認為合適的出路罷了。
交談並不止發生在兩人身上,處處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尤其是用晉語交流的人最多。
使用晉語交談的人,變成漢人的會用驕傲的表情和話語各種吹噓自己過得多麼好,詢問變成荀人的生活水平,免不了各種埋汰。
祖上都是晉人,變成了漢人或荀人,生活質量都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肯定會有一方感到十足的糟心。
結果啊,等兩邊將活幹完,各自收隊的時候,漢人這邊莫名地增加了不少人,荀人肯定就數量變少了。
帶隊的荀人貴族肯定要找漢人帶隊官確認人數,互相之間少不得理論一番,當場幹起來則是沒有的事,他們都沒有開戰的權利,需要稟告給上司,再由上司一級級上報,該是有什麼處理後續,看上報到哪一層了。
輪到呂武得知僅僅去整修會盟臺,出發時是三千,回來人數變成了三千六百零七,著實沒控制住笑出聲來。
說驕傲,呂武肯定是感到驕傲。
畢竟,人心所向什麼的,沒有任何一名上位者會不喜歡。
「此些人等安置一處,告知需以嚴厲看守,絕無性命之憂,待遇亦不可缺。」呂武高興歸高興,該有的警惕心可不會缺失。
而那並不是今天唯一一批投到漢國這邊的人,第一批投過來的人像是開打了什麼「大門」,後面又有荀人三三兩兩或是成群結隊跑來漢軍這邊求收留,整得中行吳派來使者請求會盟提前舉行。
呂武派人大致瞭解了一下,投奔過來的荀人以原晉人和衛人為主,晉人是懷念晉國曾經的霸主榮光,衛人則是知道漢軍的強大不想死在戰場上。
「也許只需要我登高一呼,荀軍便會土崩瓦解?」呂武不知道有這種想法,算不算是飄了。
第849章:大漢之強
呂武有了想法,再有中行吳不講武德在先,當即就將想法付之行動了。
其實,呂武還能讓過去荀國貴族那邊走動的漢國貴族做點其它事情,例如讓他們跟荀國貴族約定當內應,必要時刻戰場反水什麼的。
呂武還是沒有那麼做,只是承諾有荀國貴族投過來,該給的待遇會給,保證其原有財產不受漢軍侵犯掠奪。
兩軍已經要開戰,還有貴族互相走動嗎?有的,並且不止發生在這一場戰爭之中,也不是因為他們好些人原先作為晉人,其餘列國交戰也是相同的情況。
所以了,後人看到類似的記載,基本都感慨一句:算什麼事嘛!壓根就是一幫貴族親戚互相干架,苦了當兵的。
正式的王對王時間到來。
呂武帶上三千部隊前往會盟臺,裡面是兩千騎兵、七百常規士兵、三百甲士。
因為是事先約定的關係,中行吳當然也是帶著三千人馬抵達現場,他帶來的則是以傳統的戰車兵配步兵了,就是著甲率上面比較高。
現在能算是甲士級別,穿三層甲是常規操作,最為重要的是體力和耐力要跟得上,全副武裝急行軍五十里,必要時能急行軍百里,負重跑不了五十里的人當不成甲士。
所以,不是個身穿厚甲的人就能被當成甲士,還是有嚴格素質需求的。
各自的君王到來,事先在等待的兩國臣子以及列國代表,他們肯定是要有所禮儀上的表示。
一系列見禮回禮下來,臉上還要帶著笑,其實很是煩人的。
會盟臺是一種三角體結構,頂上留出了一片平臺。
關於座位方面,漢王武和荀王吳的作為被擺成了正西和正東,也算符合漢國和荀國各自所處的方位,其餘列國的人座位統一在正北方向。
所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