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第1/2頁)
徐貴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過幾天,楊邑的戰功也表彰下來,授青天白日勳章一枚,任二一二師第一副參謀長兼作戰處長,領上校銜。
好景不長,大年過後,情報處不斷送來新的訊息,多數言及淮上支隊的情況,章林坡又難免擔心起來。他算了一筆帳,在這個戰鬥中,淮上支隊和其代行指揮的淮上州地方部隊,參戰的共有五千多兵力,同日軍一個加強聯隊和偽軍近一個師的兵力抗衡,居然不相上下,不知是可喜還是可怕。
楊邑本著就事論事的精神,冒著大雨,帶著兩個參謀,開著一輛嘎斯吉普車,專門跑到杜家老樓找陳秋石,希望拿到官亭埠戰役過程中的作戰方案和全部文電。陳秋石雖然有點躊躇,但礙於先生的面子,最後還是同意了。
因為雨下得大,能開汽車的官道泥濘不堪,楊邑在杜家老樓滯留了兩天,陳秋石也陪了兩天。這兩個人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題,主要內容都是研究戰例,檢討戰術,就像兩個博弈的高手,一盤棋反覆推演,主要是研討官亭埠戰役的成敗得失。
第三天下午,雨停了,楊邑堅持要走,陳秋石挽留不住,只好送行,一直把楊邑送到紫陽關。過了臨淮崗大橋,就是二一二師的防線了。楊邑讓司機停車,對陳秋石說,秋石,陪我到大堤上走走吧。
走在淮河大堤上,望著寬闊浩淼的河面,楊邑說,我最近總是有一種感覺,這次官亭埠戰役,是我們二一二師同淮上支隊配合得最好的一次。如果我們中國的軍隊都能這樣放棄一己私利,以國家民族為重,精誠團結,一致抗日,小日本也不會這麼囂張,他不可能從北邊打到南邊,從東邊打到西邊,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
陳秋石說,先生所言極是。學生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的根本是修身,要從每個人自己做起。國軍有些高層將領為什麼抗戰不力?都是一個私心作怪,只對自己負責,不對他人負責,更不用說對國家民族負責了。
楊邑似乎有點意外,扭頭看著陳秋石說,啊,你是這麼看國軍的?
陳秋石說,老師,這是事實。學生從戎十數年,先是同國軍交手,後抵禦日寇,特別是在抗戰中,每每同國軍合作,每每深感力不從心。國軍打仗,就像買賣,瞻前顧後,患得患失。部隊存有互相觀望、儲存實力之陋習,互助不立,共信不生,所以讓日軍各個擊破長驅直入,直到半壁河山落入敵手。
楊邑警覺起來了,秋石,你我雖然有師生之誼,但畢竟分屬兩個陣營。你今天這番話,是你的真實思想,還是受組織指派,對愚師進行赤化?
陳秋石說,我在先生面前,只談思想,不談主義。
楊邑沉默了。
楊邑想了想又問,秋石,抗戰結束後,你有何打算?
陳秋石說,十年干戈天地老,四海蒼生痛苦深。我希望透過這場抗日戰爭,我們的民族有所覺醒,我們的政府有所覺悟。我希望未來的中國海晏河清,中國的政治以百姓利益為本,建立一個民族自由幸福的國家。到那時候,我這樣的一介匹夫,脫下這身征衣,回歸鄉裡,讀書品茗,男耕女織,當一個孝子賢夫慈父。
陳秋石講得真誠,滿臉神往。楊邑不禁笑了,說,好啊,一等人功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化劍為犁,立地成佛,可是你能做到嗎?
陳秋石說,我已經厭倦了戰爭。
楊邑說,我也是。但是當戰爭來臨的時候,我們還不得不披掛上陣。
陳秋石說,我厭惡戰爭,但是我不厭惡戰鬥。如果抗戰再打三年,我還會繼續戰鬥。
第七章
一
官亭埠戰役之後,大別山區的抗日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松岡聯隊損兵折將,已不足以駐屯淮上州,日軍也抽不出更多的兵力,只是從安慶調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