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王畿弊政 (第2/5頁)
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強行干涉諸侯君位的繼承,甚至帶兵攻打一個姬姓諸侯國,這讓諸侯對他心生不滿。
還濫殺大臣,導致忠臣也棄他而走。
最後失去了諸侯支援,又遭遇了千畝大敗,王畿的軍事力量損失殆盡。
之前本來就只是暫時被壓制的犬戎,再次猖獗起來,開始向著王畿遷徙。
各個諸侯國城邑之間聚集的犬戎部落也越來越多。
戎人聚集在城邑周圍,這是非常危險的訊號。
姬涅依靠虢石父執政斂財,也許存在著打壓畿內諸侯的想法,但這是不明智的。
他在貴族之中沒有威望,國人對他也是多有忿怒之語。
失去了這兩者支援,王畿的軍力又虧空,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現在姬涅還能安穩的坐在王宮之中,完全是邦周完整的制度保護了他。
即使他的權力被侵蝕,依舊還是天子。
兩百多年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禮樂制度,讓天子的威嚴深入人心。
宣王雖然晚年昏聵,但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還能算得上是一箇中興之主,而姬涅就完全不行。
在制度的保護下,他還能算得上安全。
所以他的第一選擇應該是加強這個制度,尋求機會削弱其他人的力量。
而不是現在姬涅做的這樣,寵幸褒姒,疏遠王后申姜,甚至想要廢后,立褒姒為後,讓褒姒的兒子做太子。
這是再次公然踐踏邦周制度,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真是不知死活啊!”
洛成旗幟鮮明的支援王后申姜和太子宜,就是告訴全天下,邦周的宗法制度還在,洛氏還在。
在邦周所有人心中,歷代洛侯都是宗法、周禮的捍衛者。
但歷代洛侯自己心裡清楚,宗法與周禮都是維護天子統治的工具。
如果嫡長子很差想要換一個,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畢竟這麼多年洛氏的先輩深受無能君王的煩擾。
但不能這麼明目張膽。
素王當年定下制度的時候,實際上已經留了暗門。
在制度中舉出了很多種不能繼承的例子,最常見的就是不能有明顯的殘疾。
他的先祖洛文公當年就是嫡次子,因為嫡長子腿部有殘疾,於是繼承了洛侯之位。
當年洛文公暗示南申侯換繼承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真的不滿意繼承人,哪怕悄悄的做一些事情,沒人會知道是意外還是故意的。
但是宣王和姬涅都不懂得這個道理,或者說是不在意,不懂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一個大張旗鼓的干涉,一個還沒動手就已經宮廷皆知,手段太糙了。
形勢到了這個階段,王后申姜已經有了警惕。
洛成是身為素王之後,這個時候必須旗幟鮮明的站在宗法一邊,必須要堅定的維護太子的正統地位。
況且,王后申姜背後的申國,是鎬京王畿周邊最強大諸侯之一。
洛成也不喜歡申侯,但是政治人物,從來不以個人的喜好來決定國家的策略。
姬涅這麼一個基本盤不穩的天子,敢在挑戰宗法的同時,得罪一個軍力強盛、位於臥榻之側的大諸侯。
洛成只能說一句“好死”。
“問題比起先祖文公時,嚴重太多了,想要全部解決不現實。
但慢慢調理還是能緩解一部分,如果能讓邦周不再惡化下去,孤也算盡力了。”
洛成很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只能做個裱糊匠。
他的治國能力很強,只要按部就班,邦周的這些問題起碼不會擴大。
至於以後,就要依靠後人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