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部分 (第2/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說搞什麼吸引中外遊客的大祭。儘管姜尚與其說是名將,不如說是軍師,一座武成王廟也不代表什麼,但武學在數千年曆史中從來不曾長年存在過,這卻是確鑿無疑的。
而且,就是那所謂的宋時武學,竟只是主要學習武書策論,武藝完全只是當成末流!要把這武學真正打造成一座制度嚴明的軍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祭祀了武成王廟,一眾人便雲集在武學中的小校場上。看著底下一群完全站不成方陣的武學生,張越不禁打心眼裡嘆了一口氣,隨即便看著那個朱勇選出來的訓導大步走上前去。高聲宣佈著一條條的學規。
“每日辰時初刻入學,至未時末散,冬月申時散!武學生一律住武學,不得允准不許外出。”
“教官、幼官及武職子弟廩饌,每人月給食米六鬥!”
“凡入學二年以上,學無可取者,追奪廩米,流邊編戍!”
“每月由兵部堂上官同提督營務侯伯等官主持月考,一次不合格記名,二次不合格杖十,三次不合格杖二十。三次及以上者,逐出武學,革退軍職!”
“每歲歲考,文試答策文理可觀,抑或武試馬步十箭中五六者,賞米五石!”
那訓導端的是中氣十足地大嗓門,一條條的學規經他這麼一嚷嚷,整個校場竟都是聽得一清二楚,只不過,臺上的張越卻看的清清楚楚,下頭的眾人中,面露振奮之色的只是極少數,大多數人不是面色麻木。就是在那兒議論紛紛,看不見多少武學生的朝氣。想到大明的軍制在土木堡前還能維持,之後就一下子一蹶不振,他忍不住皺了皺眉。
在這學規賞罰宣佈完畢之後,成國公朱勇便上得前去,宣佈三天後舉行武學大比。由於這訊息事先並沒有公開,只是張越和朱勇事先商量好呈報皇帝的,上下諸人沒幾個知情的,此時竟是一片大譁。只當朱勇說是優勝者賞寶刀一口,錦衣衛記名,計入一次歲考優等種種獎賞時。下頭才起了一陣騷動。而比試的科目中並無策論一條,又讓兵部和禮部的兩位司官圍著張越很是說道了一陣,當張越直截了當地說這些幼官生甚至不少根本不識字,他們頓時啞口無言,最後只能怏怏罷手。
五軍都督府和六部衙門都在大明門兩側,因而回去的路上張越和朱勇正好同路而行,至於其餘文武,自是各走各的。朱勇既是國公,前後自有導引從人,再加上張越的幾個護衛,就佔去崇文門大街的大半部分。雖說路上並不是說話的地方,但回衙門說有些話更是不方便,兩人仍是並騎而行,交換著今日武學正式開課之後的事宜。
“除了去年世襲軍職考選上的那些人之外,再加上今年要參加考選的那一撥,這就有四百多號人,單單一個武職教授再加上幾個訓導,未免人數太少了一些。最重要的是,他們才幾品?”張越見朱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笑著說,“國子監有祭酒,有司業,一個從四品,一個正六品。而武學的教授訓導卻是品級極其卑微,而他們帶出來的軍官,一個百戶就有六品!如此情形,試問如何彈壓得住?您之前還說我過慮,如今看來,幸好調了那人回來。”
朱勇略點了點頭,又說:“而且,之前宣佈比武大比,瞧你們兵部那個司官和禮部那個郎中的架勢,似乎對只重武藝不重策論很是不滿……話說回來,勳貴子弟入武學操練,恐怕有不少人家不以為然,就是朝堂上,也會有人說勳貴子弟歷來都是送國子監。弓馬上頭自有家學淵源。”
“家學淵源?如今除卻少數幾家勳貴府邸,有幾家是真正讓子弟自小操練弓馬的?勳貴世襲武職帶兵,要是連這些真正的大將都荒廢了武藝,那麼就如皇上之前下詔建武學時下諭兵部所說的那句話,軍官子弟安於豢養,浮蕩成風,試其武藝,百無一能用之!”
這話引用了皇帝的原話,朱勇自是唯有嘆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