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博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哦?
徐穆無聲而嘆,該來的還是要來。
&ldo;方才有快馬駛過,卻是往貴客來酒樓去了。&rdo;
&ldo;意料之中,意料之中。毛澄、顧清都在貴客來。&rdo;
&ldo;賢弟此意是……&rdo;
&ldo;唉,此番春闈,頭三甲多半已定。先前攬英閣的那幅考題,唯有他二人答得最是出彩。聽說,連王學士都稱讚不已。&rdo;
&ldo;賢弟莫慌。歷來春闈,多取三百,三鼎甲難求,卻豈會無我等容身之處?&rdo;
&ldo;李兄此言甚是…&rdo;
徐穆下樓之時,大堂已是座無虛席。眾舉子高談闊論,好不熱鬧。徐穆正躊躇,忽見宋舉人的書童走上前來,&ldo;徐舉人,我家宋郎有請。&rdo;
徐穆欣然前往。
行至桌前,見有兩個陌生面孔,連忙上前施禮:
&ldo;在下大同府徐穆,見過兩位仁兄,小弟有禮了。&rdo;
&ldo;徐賢弟有禮。&rdo;
徐賢弟約莫志學,然儀表不俗,言行得體,可相交。兩人皆有城府,又思及其年紀之輕,若是一朝得中,便是少年得志,前程似錦,面上更多了幾許熱切。
&ldo;在下南昌府高江。&rdo;
&ldo;在下慶陽府李夢龍。&rdo;
兩人表明身份,將徐穆讓於座中,接著談天說地。
不知不覺,天色大亮。快馬的差人一撥接著一撥在長街駛過,徐穆聽著三人交談,忽然覺得腹中飢餓,便讓店家買來炊餅充飢。
宋舉人幾人知道徐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加之年幼,也不介意。
徐穆吃著炊餅,就著熱湯,心中暗暗感慨:這純無公害的東西,吃在嘴裡口味就是不一樣。
正是吃得興起,忽然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勁,抬頭,卻見宋等三人無奈地看著他,宋舉人在徐穆眼前晃了晃:&ldo;賢弟,你中舉了!官差大哥正等著呢。&rdo;
&ldo;真的?&rdo;
身旁一勁裝官差連忙答道,&ldo;正是。小人奉命,恭賀徐穆老爺高中今科貢士第四十六名。&rdo;
徐穆瞅著官差,又看看手裡的炊餅,真是囧來囧去。
吃得滿嘴油膩……
現在砸整?
倒是書童最是機靈,自然地遞上鼓鼓的荷包送到徐穆手邊。
世居大同,子息繁衍,徐家雖不是豪門權貴,卻也是當地望族。
徐七郎此番趕考,雖父母雙亡,卻有族老一同護持入京,定下旅店。族人們送來的盤纏,更是相當可觀。
弘治年間,寶鈔已成廢紙,史載正統九年(1444年)米價漲到寶鈔一百貫,&ldo;積之市肆,過者不顧&rdo;。於是白銀和銅錢成了主要流通貨幣。一百兩白銀足夠一家普通的三口之家舒舒服服過上三四年。
徐穆手中銀票不下二百兩,單書童隨身便有十餘兩現銀。由此可知,新鮮出爐的徐小貢士,絕對不差錢。
徐穆得書童提醒,立馬端正神色,將荷包親手遞與差人。
&ldo;有勞……足下,請吃兩杯薄酒。&rdo;
官差連忙抱拳施禮。
只是不免又想起剛剛徐穆吃得滿嘴的憨樣。
兩相對比,差人嘴角微抽,倒是覺得徐穆有幾分&ldo;可親&rdo;。
人是鐵,飯是鋼。哪怕是舉人老爺,餓急了也顧不得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