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小豬兜兜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衛辰侃侃而談道:“先從完璧歸趙說起,那時秦國假意用十五座城池,詐取趙國的和氏璧。
顯然趙國那邊也很清楚,秦國根本不可能讓出十五座城池。
但即便如此,趙王還是讓藺相如攜璧使秦,這證明趙國顯然是畏懼秦國的。
既然害怕秦國,就應該果斷交出和氏璧,不給秦國開戰的口實,自己專心加強邊防便是。
而藺相如是如何做的?
藺相如初次與秦王交鋒時,指出秦國想要詐取和氏璧,秦王被逼無奈,已經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
而藺相如卻偷偷派人將璧送回了趙國,使得原本佔據道義的趙國背上了失信的名聲,給了秦國開戰的藉口。
結果秦國便有理由興兵攻打趙國,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兩萬餘人,趙王也不得不在澠池向秦王求饒,還被秦王折辱。
這一筆筆帳,都可以算在藺相如頭上。”
莊鈞聽完衛辰這一番話,不置可否,又繼續發問道:“可如果秦王齋戒受璧之後仍然不給城呢,那藺相如提前送璧回國,豈不就是有先見之明?”
衛辰淡淡一笑:“藺相如可以對秦王說: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然大王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何其哀哉?臣請就死於此,以昭大王之無德耶!”
“這是用信義來逼迫秦王?”
莊鈞失笑道:“春秋無義戰,戰國無君子,彼時諸侯國背信棄義已是常事,秦王如何會因此就範?”
衛辰淡淡笑道:“信義在國家利益面前,或許不值一提,可眼下與之相比較的,只是一塊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玉壁而已。
要是因為一塊玉壁使得秦王失信於天下,諸侯再也不相信秦王的承諾,賢才再也不願意為秦王效力,孰輕孰重,秦王心裡又會如何衡量?”
“信義有價,這說法真是有趣!”
莊鈞輕捋長鬚,笑道:“若是當真依照你的法子,或許秦王最終還是不會給城,但應當會主動歸還玉壁。藺相如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帶玉壁回國,也就用不著耍弄那些小聰明瞭。”
衛辰點點頭道:“說到底,秦王向趙國討要和氏璧,不過是對趙國的一次試探罷了,看現任趙王是貪戀財貨、目光短淺之輩,還是胸有大略、圖謀天下之人。
玉壁的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藺相如的所作所為,雖然為自己掙下了偌大的名聲,卻讓秦國摸清了趙國的底細,暴露了趙國上層既不敢得罪秦國,又不想損失財貨的怯懦之心。
從國家層面上來說,趙國輸得徹頭徹尾。”
莊鈞聽到這兒微微點頭,心裡對衛辰所說頗為贊同。
如果說剛剛衛辰對於藺相如這個人物的評價只是讓莊鈞眼前一亮的話,那他對於趙國和秦國之間關係的分析,簡直就是讓莊鈞刮目相看了。
莊鈞熟讀史書,自然知道完璧歸趙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需要聯絡前後時間的影響來看。
趙惠文王的父親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趙武靈王,他推行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國力猛增,甚至一度能與秦國爭鋒。
而趙惠文王作為趙武靈王的繼承者,自然而然就在秦國眼裡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彼時秦國正在與楚國開戰,為了避免使秦國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秦國就必須知道趙惠文王治下趙國的國力究竟如何,會不會趁機攻打秦國。
恰好這時,趙國得到和氏璧的訊息傳來,秦王便想出了這麼一個“以城換璧”的計策。
所謂的以城換璧,不過是個說辭罷了,秦王真正的意圖,是要試探趙國對於秦國的態度。
藺相如在秦國朝堂上一番唇槍舌尖,看似在秦王面前不落下風,實則暴露了趙國國力弱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