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花劍塵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引子
自上個世紀開始,武俠小說在港臺轟轟烈烈地走了一趟,由盛至衰,及至金古梁溫的全集在傳至內地一版再版,也卻是是風風火火地熱鬧了一回。各種影視改編、遊戲製作,也確實推波助瀾地促進了武俠小說的影響力。然而,必須承認金古等大俠給我們製造了一個神話的同時,也給我們製造了一個難以逾越的顛峰。
我相信大多俠友跟我一樣曾經也是一個狂熱的“拜金”主義者。金庸的作品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熱烈評論,“金學”堪與“紅學”匹敵,風頭之盛,舉世無雙。在這裡,我也不需要多費唇舌,相信每位金迷也有自己的評價。金庸作品無論是故事情節、人物刻畫、遣詞造句,都是一流的。對於王朔的唁唁狂吠,我曾經在許多論壇把他罵得狗血淋頭(後來我才知道自己一時激動,正好中了那流氓的圈套,那不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嗎?)。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武俠小說,起碼是新派武俠小說,成也金庸,敗也金庸。金庸幾乎(我不知道還有沒有)把一切武俠元素都發揮得淋漓盡致,高峰千萬丈,怎生逾越?對於讀者而言,看過金庸之後,當然希望可以找到與之匹敵的小說,然而舉目四野茫茫,伊人何處?找不到比金庸更好的小說了,剩下的就只有失望,繼而放棄。於是,金庸作品在整個俠壇中備受無敵最寂寞的煎熬。然而沒有金庸,現在會有那麼多人關注武俠嗎?
提到金庸,就不能不提與金庸並稱於世的另一位大師梁羽生。梁羽生的作品給人印象規規矩矩,平平淡淡。有一次,在“劍花社”看見有一張《梁羽生是菜鳥嗎?》的帖子,我笑笑,沒有發表評論。與金庸並稱一時之瑜亮的梁羽生,居然受到了後輩們的質疑,這是一種悲哀。試問在後世武俠作家層出不窮,數以千計,能有幾人勝過他?像《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白髮魔女傳》甚至《七劍下天山》這樣的名著,至今又有多少人可以寫出?梁羽生的作品良莠不齊,是他的一大暗點。他對武俠小說的最大貢獻在於他是最早嘗試為武俠輸入新的寫法,甚至作繭自縛地艱難地舞了一回今人不會舞的舞(如武功招數的描寫),讓後人直接站在他的肩膀上。
古龍是一腔熱血。我曾經把有關古龍的好幾本傳記看了又看,就像看著古龍的小說一樣感到一陣沸騰,一陣哀酸。古龍是金庸之後,最具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我曾經一度為古龍瘋狂,朋友、人生、義氣、愛情……這些相信已經引起共鳴的人,只須一開口,舉手的比比皆是。然而,金庸的影響最大的是讀者,對於作者卻情如雞肋,無論怎麼模仿,都沒有他的大氣;而古龍影響最大的卻是作者,後人一直死死認為古龍之前無新派,因為古龍一出,武俠作者風花雪月出得難以統計,那是真真正正帶動了整個武俠小說的繁華。因為金庸不好模仿,古龍卻好模仿。首先是文體風格,古龍其實是一種商業問題,說得不好聽,就是騙稿費的形式。一段一段地飛快佔領頁面,而那個時候的稿費是按頁算的,這是相當經濟的。但這樣做的流弊也是很明顯的,他們學到的只是形式,不得神髓,導致大段大段的都是對話,如快餐,如泡沫,看過之後,真如過眼雲煙,什麼也忘記了。其次,古龍的小說拋卻一切歷史背景,也給人眼前一亮、驀然頓悟的感覺,這給任何人的傳作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當然,研究古龍確實也可以出書了,否則怎麼叫“考古”?
在後面繼承武俠大旗的一般認為是溫瑞安,江城五月落梅花,確實引起一陣溫熱。溫瑞安其實是金庸與古龍的混合體,有人稱他為金庸第二或者古龍第二,或為此故。他一生追求武俠求變,再不變就死定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