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2頁)
江擁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13師接受主攻任務後,為了同前衛團及時取得聯絡。當即命令電臺報務主任張甫同志攜電臺跟337團前進。入朝初期,有的報務人員很怕電臺被敵人測出位置,招來敵機轟炸,工作起來顧慮重重。張甫同志是個比較勇敢、技術熟練、工作認真的同志,師裡把同主攻團聯絡的任務寄希望於他。其實電臺害怕敵人測出方位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因為在戰鬥時部隊多,電臺也多,平方公里或七八平方公里就有一部電臺,敵人經過反覆測量,交叉測量,才能測出個大概,它是測不準的。事實證明,在朝鮮戰場上,我們的電臺沒有挨過炸。張甫接受任務後,馬上帶領電臺人員,去追趕前衛團。因為戰鬥緊急,他一路上快速行軍,顧不得喘口氣,急急忙忙走了一宿,終於追上了337團。他的心坦然了,覺得不會耽誤戰機了,架起電臺向師裡報告他已安全抵達,可師部的回電使他感到意外,說338團已走到337團前面去了。要他馬上趕往338團。張甫更加焦急起來,要是338團現在已經同敵人打上,不能及時同師取得聯絡,那可怎麼辦?他顧不及休息,又帶上電臺趕往338團。戰鬥中的通訊聯絡是保證指揮員瞭解情況、傳達命令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同現代化的敵人作戰中,情況瞬息萬變,如果沒有無線電通訊聯絡,就不易捕捉戰機,就把握不了戰鬥命運。任何一個優秀指揮員都懂得發揮通訊人員的作用的。
10月28日,前衛338團進到熙川附近,與敵人遭遇,打死敵軍一名,俘虜一名,張甫立即透過電臺同師部取得聯絡。337團於熙川西北之館岱洞與敵遭遇,斃傷俘敵17名。這時113師指揮所在離熙川以北二十多里的地方,我乘車趕到這裡,他們正研究打熙川的事,江潮向我匯報了情況,說對敵情還不清楚,他已派偵察分隊化裝進熙川了。我同他們研究,如果熙川確有敵人一個團的話,你們可先展開兩個團攻擊殲敵,當即確定由338團和339團擔任突擊。擔負斷敵退路的112師,接受任務後,立即組織部隊迅速開進,於29日拂曉進抵熙川附近。當日17時,向熙川之敵發起攻擊。除334團在肅清熙川外圍的戰鬥中,抓了100多名俘虜外,到熙川城裡撲了空,並無黑人團。經審問俘虜,敵主力已於4時南逃,失去了殲敵良機。335團追上去,只抓了一個尾巴,截獲了五臺汽車,全都是餅乾、糖、威士忌等食品飲料。
我們進到了熙川城內,發現敵人逃跑是慌忙的,既沒來得及破壞城市,也沒來得及撤走指揮機關的電話線。看來這股敵人逃跑了,顯然是由於40軍已於10月25日在溫井打響,重創了李偽軍,引起了熙川之敵的震驚,倉皇撤逃,但是更主要的是我們對敵人不瞭解,過於慎重,失去了戰機。我們都很懊悔。
四、有得有失熙川之敵逃跑後,我們即尾敵跟蹤追擊。&ldo;志司&rdo;也令我軍向新興洞、球場、軍隅裡方向攻擊前進,向敵側後實施迂迴,配合第39軍、第40軍殲滅潛至溫井、雲山地區之敵,以開啟戰局,造成繼續殲敵的有利態勢。從此,我軍開始了連續的緊張的戰鬥行動。
一路上城鎮、村莊在燃燒,煙火瀰漫,慘遭殺害的百姓,屍橫溝壑,沿途到處是刺鼻的血腥味和焦糊味,朝鮮人民在遭受著空前的浩劫,有個同志亮天前在路旁一所房子裡住下,他躺下就打起呼嚕來了,亮天后,醒來一看,他竟睡在幾具朝鮮人民的死屍中間。這些悲慘的血的事實,增加了我們戰士對敵人的仇恨。
這時,敵軍雖已發現我志願軍入朝,但對我兵力估計不足,認為&ldo;象徵性&rdo;出兵,不過幾萬人,只是為了保護我國東北地區的鴨綠江水電站,所以敵人一面調整部署,一面繼續向中朝邊境瘋狂推進。為了挫敗敵人的氣焰,毛主席同意志願軍首長&ldo;採取向敵後實施戰役迂迴結合正面突擊